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产后多久会来月经

59256次浏览

产后月经恢复时间因人而异,通常在产后1-12个月恢复,哺乳会延迟月经复潮。

未哺乳产妇多数在产后6-10周恢复月经,最早可在产后4周出现。哺乳产妇因泌乳素抑制排卵,月经恢复时间可能延长至产后4-12个月,部分持续哺乳者可能超过1年。产后首次月经可能出现周期不规律、经量变化等情况,通常2-3个周期后逐渐恢复正常。剖宫产与顺产对月经恢复时间影响较小,主要差异在于恶露排出时长。

少数产妇因个体差异、哺乳频率高或存在内分泌疾病,可能出现产后1年内无月经来潮。需注意哺乳期无月经不代表不排卵,仍有意外妊娠风险。若产后18个月仍未恢复月经,或非哺乳产妇超过3个月无月经,建议排查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病理因素。

产后月经恢复期间应注意记录周期变化,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节食。哺乳期需保证每日500大卡额外热量摄入,适当补充铁剂预防贫血。出现严重痛经、经期超过10天或经量异常增多时,需及时就医排除子宫复旧不良、内膜病变等问题。

相关推荐

产后出血的治疗措施
产后出血可通过子宫按摩、药物治疗、宫腔填塞、动脉栓塞术、子宫切除术等方式治疗。产后出血通常由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
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
晚期产后出血可能由胎盘残留、子宫复旧不全、感染、凝血功能障碍、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等原因引起。晚期产后出血通常发生在分娩24小时后至产褥期结束,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产后出血的原因是什么
产后出血可能由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子宫内翻等原因引起。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毫升,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
02:20
产后一个月了还有血怎么办
若血量很少,常常是子宫修复不佳的表现,一般可以不处理或给予缩宫药物治疗。若出血量较多,要及时就诊看医生,以除外宫腔残留,甚至宫颈病变出血等病理情况;需及时就诊做B超,若B超提示宫腔残留,要进行手术清宫;若B超提示正常,要检查宫颈情况,清除宫颈是否有息肉、是否有糜烂面出血,检查宫颈TCT和HPV,以除外宫颈癌前病变、甚至宫颈癌等特殊情况,若有宫颈病变,有时也会引起持续性的产后阴道出血,需给予治疗。若有宫颈息肉出血,要行宫颈息肉摘除,摘除物送病理学检测以明确诊断;大部分阴道出血与子宫修复不佳相关,需对症处理。
02:17
产后恶露不尽有异味正常吗
产后恶露不尽有异味属于异常情况。产后恶露不尽有异味一般是感染表现,包括盆腔感染、阴道感染。此情况要检查阴道分泌物,常常会提示细菌性阴道病,应给予甲硝唑类药物抗厌氧菌。恶露不尽有异味也要做妇科检查。若检查发现子宫压痛、附件区增厚、压痛,是盆腔感染的表现,要及时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若治疗不及时,慢性盆腔感染会破坏输卵管黏膜,影响生育功能。产后恶露不尽也要检查B超,排除宫腔残留,若有宫腔残留继发感染,除了抗感染治疗,还要及时手术清宫。
02:13
产后恶露不尽同房了有影响吗
产后恶露不尽,这时不建议同房,同房是有不良影响的,会增加感染的风险,产后恶露,一般在几周到1个月之内会干净,如果恶露淋漓不尽,要做B超检查,除外宫腔残留等特殊情况,必要时也要检查宫颈情况,检查宫颈TCT和HPV,除外宫颈病变。恶露不尽时是不建议同房的,同房会带来细菌,细菌感染有时会逆行,通过宫颈管进入宫腔,甚至通过宫腔进入输卵管,进入盆腔,引起盆腔炎,要做B超检查,除外宫腔残留,有宫腔残留一般要手术清宫,检查宫颈情况,待恶露完全干净之后才可以同房。
02:11
产后恶露不尽会怀孕吗
产后恶露不尽是有怀孕可能的。产后如果不哺乳,一般一两个月会来月经,这时恶露不尽怀孕就有可能,要及时检测。哺乳期前3个月内没有排卵,是不会怀孕的。3个月以后,即使哺乳期不来月经,偶尔也有排卵的可能,就需除外怀孕。对于恶露不尽要检查血尿HCG,以除外再次妊娠的可能,除外妊娠之后,恶露不尽常见原因是宫腔残留,要做B超检查,如果提示有宫腔残留,一般要手术清宫。产后恶露不尽,除外这些特殊情况后,是子宫复旧不良的表现,要给与益母草或坤宁口服液等中药治疗。
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首先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子宫收缩乏力所导致的产后出血。子宫收缩乏力大多数是由于孩子过大巨大儿,还有就是我们在产程中时间比较长,产妇非常的疲惫,造成的继发性的子宫收缩乏力。都会引起产后出血的发生。另外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还有软产道的损伤。由于胎位的异常,比如枕后位或者是枕横位分娩。或者胎儿过大,在经过产道的时候,就会造成软产道的撕裂损伤。这种损伤有的时候会演练的很严重,造成大血管的损伤。就会导致大量的产后出血。另外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还有我们的胎盘和胎膜组织残留。如果胎盘没有能够完整的娩出的话,部分胎盘组织残留在宫腔内。就会影响子宫收缩导致产后出血的发生。还有就是凝血功能障碍,也是导致产后出血的常见的原因。
语音时长 01:07

2021-01-15

92260次收听

产后出血吃什么好
产后出血,如果急性的失血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在产后,我们就需要给予补血治疗了。补血治疗要看我们的血色素是多少。如果是血色素只是轻微的下降的话,我们可以通过饮食来进行补血。饮食补血主要要多吃一些含铁丰富的食物。其中包括红色的肉类,我们常吃的猪肉、牛肉、羊肉等等,都是含铁比较丰富的食物。另外动物的内脏我们常吃的有猪肝或者是猪心等等。也是含铁较为丰富的食物,还有就是动物的血制品,常吃的有猪血、鸭血等等,也是补铁,非常好的食物。在补铁的同时,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含有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包括蔬菜、水果等等,维生素c是可以促进铁的吸收的。但是如果是血色素仍然很低的话,我们还需要给予口服的药物补铁或者静脉的药物补铁来治疗。否则的话,单靠饮食的补铁,往往上升的会比较慢一些。
语音时长 01:09

2021-01-15

83659次收听

产后出血有哪些后遗症
产后出血可引起垂体性闭经、贫血性心肌病、产褥感染等并发症,可影响乳汁分泌,影响宝宝生长发育。
产后出血的症状
正常女性在产后都会有少量的出血,这是由于在产后会有恶露的排出。恶露是指产后子宫收缩,子宫的一些蜕膜组织,随着宫颈的粘液一起排出体外,这个就称之为恶露。如果在产后出血量比较多,有大的血块,这种情况下称之为晚期产后出血。这个大多发生在产后的一到两周,他发生的症状主要是突然发生的、持续的阴道出血,严重的患者可以伴有失血性休克。另外,如果出血多可以伴有寒战、高热这样的一些症状,而且这样的阴道出血往往有臭味,它的颜色会由原来恶露的暗红色变成鲜红的,这个就是产后出血的症状。发生这种情况以后,要及时的到医院做妇科检查和b超检查,要给予备血和抢救,因为失血过多,容易导致休克。
语音时长 01:33

2019-12-06

60075次收听

产后出血和来月经的区别
产后出血量较大,颜色可为暗红或鲜红色;月经规律,第一二天较多,第三天减少,伴有肚子胀痛、腰酸等症状。月经是女性正常月经来潮,很有规律性。一般来潮时间是三到七天,第一天和第二天量比较多,第三天就会逐渐的减少,而且来月经时会感觉到小肚子胀痛、腰酸、乳房胀痛。产后出血一般表现在产后二十四小时以后阴道的出血,可以是暗红色、鲜红色,出血要比月经量大得多。如果胎盘、胎膜残留在子宫腔引起产后出血,这也可能会流出胎模一样的组织,这种情况下要考虑是产后出血可能性。女性一般在产后,最快要到42天才能来月经。
语音时长 01:32

2019-12-06

47638次收听

产后大出血的原因是什么
产后大出血的原因包括子宫无力、子宫内胎盘残留、产道裂伤、子宫内翻、子宫破裂等。
产后出血常见原因
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子宫收缩没有力。由于子宫不能及时的收缩,导致产后出血。这里面常见的因素有产妇本身的因素,比如说产妇过多的紧张,恐惧分娩,过度的疲劳,体质虚弱,都会导致子宫收缩乏力。另外子宫的因素,子宫如果是巨大儿或者是双胎妊娠。那么这个时候也会出现子宫收缩乏力。另外有产科的因素,比如说产程延长,产妇体力消耗过多,这些都会导致子宫收缩乏力。第二个因素就是胎盘的因素。由于胎盘和胎膜没有及时的全部弄出来,导致它们残留在子宫腔,从而导致产后出血的发生。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软产道的损伤,其中包括有女性的会阴、阴道以及宫颈严重的撕裂伤,这样也会导致产后的出血。另外如果产妇凝血功能发生障碍,也会导致产后出血的发生。
语音时长 01:36

2019-11-06

57512次收听

02:00
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医疗方面:要积极寻找产后出血的原因。护理方面:需要监测病人生命体征,然后给病人吸氧,保证氧供充足。记录病人的出入量、血压、脉搏,是否后续还会出血。同时要关注病人的神志,能否吃一些流食。以上是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