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什么原因造成的
肠梗阻可能由肠粘连、肠扭转、肠套叠、肿瘤压迫、粪石堵塞等原因引起。肠梗阻通常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便排气等症状,可通过胃肠减压、禁食禁水、药物治疗、灌肠、手术等方式治疗。
1、肠粘连
肠粘连可能与腹腔手术史、腹腔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阵发性绞痛、肠鸣音亢进等症状。治疗需禁食禁水,胃肠减压,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行粘连松解术。常用药物包括头孢呋辛酯片、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预防感染,乳果糖口服溶液促进肠道蠕动。
2、肠扭转
肠扭转可能与肠道解剖异常、剧烈运动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突发剧烈腹痛、腹部不对称膨隆等症状。需急诊手术复位,严重者需切除坏死肠段。术前可使用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解痉止痛,术后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预防感染。
3、肠套叠
肠套叠可能与肠道息肉、肠道淋巴增生等因素有关,儿童多见,通常表现为果酱样大便、腹部包块等症状。婴幼儿可采用空气灌肠复位,成人多需手术处理。治疗期间可配合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
4、肿瘤压迫
肿瘤压迫可能与结肠癌、卵巢癌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渐进性腹胀、消瘦等症状。需根据肿瘤性质选择根治性手术或姑息性造瘘,配合放化疗。可遵医嘱使用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止吐,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补充营养。
5、粪石堵塞
粪石堵塞可能与低纤维饮食、长期卧床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左下腹包块、肛门停止排气等症状。可采用温肥皂水灌肠软化粪便,必要时手法掏便。日常可服用聚乙二醇4000散软化大便,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肠道功能。
肠梗阻患者恢复期应循序渐进恢复饮食,从流质过渡到半流质,避免食用豆类、洋葱等产气食物。每日适量活动促进肠蠕动,按摩腹部以顺时针方向进行。定期复查腹部CT或X线评估肠道通畅情况,出现腹痛加重、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长期卧床者需定期翻身拍背,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