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何诊断直肠息肉

55984次浏览

可以通过肉眼观察、直肠指诊、电子结肠镜检查来诊断直肠息肉

1.肉眼观察:直肠息肉是比较常见的肛肠疾病,有一些直肠息肉所处的位置比较低,而且属于是带蒂息肉,在大便的时候有可能会脱出体外,这时候通过肉眼观察就能够诊断。

2.直肠指诊:如果说直肠息肉造成了无痛性便血,可以通过直肠指诊检查来诊断,大约有80%的直肠息肉都在手指可以触及的部位。通过指诊可以触及直肠当中活动性柔软肿物,可以对其进行诊断。

3.电子结肠镜检查:通过电子结肠镜检查,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直肠肠道的黏膜表面变化,要是有隆起的息肉,则更加容易发现,就断是大小只有几毫米也照样能看得很清楚。如果是腺瘤性息肉,看起来是圆形的,表面黏膜淡红,而且还有光泽;如果绒毛乳头状腺瘤,会呈现出分叶状,看着好像是菜花。炎性息肉芥蒂比较长,而且比较红,增生性息肉则是丘状隆起结节。

建议患者出现直肠息肉,可手术切除病灶,术后注意伤口的卫生。

相关推荐

肛门疼伴总想排便是怎么回事
肛门疼痛还总想排便,通常提示肛门部位有病变、炎症、破损。临床上对于这种形容叫做里急后重感,就是肛门里老觉得有刺激,想排便的感觉,老想排又排不痛快,通常代表这个部位,肛门以及直肠下段的一些病变。比较常见的包括痔疮发作的时候,有炎症刺激可能会引起疼痛,炎症刺激会引起有便意感,控便的感觉会变得异常,这是一种情况。有些肛管的炎症破损以后,炎症刺激也会引起肛门的疼痛,而且老有便意的感觉,肛裂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与肛门的疼痛刺激,老有便意,但是肛裂的疼痛通常比较剧烈,有的患者甚至既想排又不敢排,会非常的痛苦,当然直肠的炎症,这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状况。直肠炎的时候,肛门部位也会出现疼痛,以及里急后重,炎症刺激,老有便意的感觉,而且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甚至大便中带着血带着黏液。另一种情况就包括直肠息肉,这部位的息肉刺激也可能会出现,直肠的刺激症状,当伴随有炎症感染的时候,也可能会出现疼痛,但单纯的直肠息肉,可能也没有任何症状,主要是包括出血和炎症感染的时候,可能会出现直肠刺激症状,想排便的感觉。当然,还有一种是直肠癌,当直肠部位有肿瘤,表面有溃疡、坏死、有炎症的时候,仍然会出现肛门部位的疼痛,以及里急后重感、大便次数增多,而且会出现便中带血、血中有脓,还有黏液的现象。
语音时长 02:21

2021-11-05

83097次收听

多发性直肠息肉体检能不能查出来
多发性直肠息肉一般都是做肠镜时候发现的,息肉不是肉眼就能看见。有的人体检后告诉大夫说体检时发现长个息肉,其实是挺可笑的。体检不能发现息肉,息肉一定要是在放大至少100倍以上才能够看见。息肉一定是肠镜底下查出来的。长息肉的原因不清楚,多半可能是有家族遗传史,可能父辈或者爷爷那辈有息肉史,也有可能有长期的肠炎。如果发现了息肉,一定要尽量切除,因为我们现在认为息肉有可能长大了就是癌的组织,因为息肉可能有炎性的息肉,这个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可能有增生性的息肉,也可能有管状腺瘤一样的息肉。如果发生有管状腺瘤一样的息肉,一定要切除,因为管状腺瘤长大了可能就是癌症。
语音时长 01:27

2021-10-15

60865次收听

0.8的直肠息肉大不大
所谓说的直肠息肉,指的就是很小的,这其实息肉长大了,比方说它是管状腺瘤,它就是癌症,它就是肿瘤。一般的来说息肉都指的是1公分以下,0.8公分理论上来说就已经很大了,因为做肠镜,就是门诊肠镜的时候,一般来说只做到0.5公分,为什么?因为息肉比方说你长了0.5公分的息肉,我给你切除了,切除了以后,肠壁就薄了,肠壁薄了以后,我再电烧一下,我要止血,止血完了以后,那么如果再吃东西的时候,肠蠕动,有可能有肠穿孔,所以我们认为0.8公分实际上是有点大。这0.8公分怎么办呢,一般来说就住院给切除了,为什么要住院,你说都是门诊做,住院是这样,住院就是保证它能够安全,怎么保证,大于0.5公分小于1公分的这种息肉,都住院切除,切是一样的切,但是切完了以后要控便三天,不允许你吃饭,这样黏膜愈合期是5天,5天以后,如果你再肠蠕动,基本上就保证安全了。
语音时长 01:26

2021-07-09

82199次收听

02:35
直肠息肉是什么
直肠息肉实际上是一种在肠镜的检查下才能发现的,只有做肠镜才能看见息肉,特别小的,只有在放大镜的情况下才能看。有没有息肉其实不是谁说了算,是要做肠镜才能说了算。如果做了肠镜说你有息肉了,一定就是有。还有人说我做肠镜太麻烦了,又要喝清肠药还得请假,仅仅是直肠的息肉可以做短的肠镜,短的肠镜只做20公分,灌一次肠就ok了。所以说如果你怀疑自己有息肉了,就一定要到医院去看息肉有什么症状,80%没有症状,有极个别的人可能会有出血或者有家族史。
肠息肉手术后的饮食怎么注意
由于一直以来都有直肠息肉的毛病,真的是苦不堪言啊,经过很多药物治疗也没有多大效果的情况下,最终还是做了直肠息肉的切除手术,但是术后,却有一些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是必须要执行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
直肠息肉的发作的特点
每个疾病出现的时候都会有它的症状,我们只有了解了这点才能早日发现疾病。大家对于职场新人都有一定的认识,当出现这种疾病是让患者饱受了很大的痛苦和折磨,我们不要忽视这种疾病的发展,平时要注意调理方法,而且要注意合理饮食,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那么,直肠息肉的发病特点有哪些?
直肠息肉有哪些发病原因
直肠息肉的发生让我们对日常健康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其临床症状常不明显,一般多以便血、大便带血、黏液血便来就诊,常误诊为痔疮等肛门疾患或“痢疾”而延误其必要的检查。那么,直肠息肉有哪些病因呢?
02:39
直肠出血有什么症状
直肠出血的症状是大便带血。大便带血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暗红色,一种是鲜红色。如果是暗红色血,可能是肠道出血,如结肠息肉或其他肿瘤,或其他炎症,或其他原因引起出血。如果是鲜红色出血,可能是直肠或肛门近端出血,如痔疮、息肉、肛裂或其他疾病引起出血。直肠出血要根据大便带血的颜色是鲜红还是暗红,或伴有或不伴有其他症状判断,如肛门疼痛或腹泻,腹部症状,全身功能性症状,根据综合情况判断是痔疮出血还是其他出血。
02:20
直肠出血点需要活检吗
直肠出血点是否活检,依据原因决定。直肠出血点首先要做检查,确定是肿物引起出血,还是直肠破溃等情况引起出血。肿物、直肠溃疡、息肉或明显增生引起的出血,如果怀疑是肿瘤或者其他问题,不能够一眼看出明确诊断,需要做活检。但如果是直肠局部破溃或大便较硬,引起直肠破溃性出血,就可不做指检。所以直肠出血点是否做指检,首先要观察出血点情况,如果是增生或诊断不清疾病,一定要及时做活检检查,因活检可明确诊断,可除外恶性肿瘤。若是恶性肿瘤,还需进一步处理。
直肠肿块良性的症状
直肠肿物就是平时所说的直肠黏膜向肠腔隆起性的病变。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良性的肿物,还有一种是恶性肿瘤。平时所说的直肠良性肿物,一般指的就是腺瘤或者是息肉,有时还有幼年性的息肉、增生性的息肉,还有炎性息肉。都会表现为直肠指诊,直肠内可触摸到包块,没有凹凸不平的感觉。直肠肿物的类型很多,如果发现直肠肿物以后,一定要积极的治疗,可以行直肠指诊,必要时应当置入肛门镜或者结肠镜检查。可以取活检行病理学检查。如果是良性的肿物,局部切除以后,根据病理学的最终结果,定期门诊复查即可。直肠肿物多数是带蒂的圆形或椭圆的肿物,可突入肠腔上下移动。其蒂的大部分是肠粘膜由于肠蠕动或粪便牵拉延长所致,为避免误把肿瘤当作息肉。了解直肠肿物的症状显得尤为重要。它的症状主要有:1、便血。无痛性便血是直肠肿物的主要临床表现。息肉的便血出血量较少,如果由于排粪时挤压而使息肉脱落,和息肉体积大、位置低,可发生较多量的出血。2、脱垂。息肉较大或数量较多时,由于重力的关系,牵拉肠黏膜,使其逐渐与肌层分离而向下脱垂。病人排便动作牵拉及肠蠕动刺激,可使周围的黏膜层松弛,可并发直肠脱垂。3、肠道刺激症状。当肠蠕动牵拉息肉时。可出现肠道刺激症状,如腹部不适、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等。
语音时长 02:36

2020-02-11

60523次收听

直肠息肉会遗传吗
直肠息肉具有一定的遗传几率,一般被统称为家族性直肠癌,如果家族中曾经有人患有该疾病,那么自己遗传的几率相对于来说会比较高,但这种情况也不好判断,需要去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建议平时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坚持体育锻炼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样可以降低直肠息肉的遗传率。
直肠息肉会复发吗
直肠息肉术后有复发的可能,如是治愈性切除,复发率比较低,如手术时没有彻底切除干净或息肉已有癌变的可能,手术后复发率较高;所以术后应严格遵医嘱定期复查,并且注意改变饮食习惯、积极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降低复发率。
直肠息肉危害
直肠息肉危害就是长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导致大便排不出来,出现梗阻的表现,癌变,出血,蛋白丢失,电解质紊乱。直肠息肉本身是一种良性病变,息肉分为好多种,炎性和增生性的,体积可以长得很大,但是对机体没有特别大的危害。最大的危害就是长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导致大便排不出来,出现梗阻的表现,但实际上这种可能性不是特别大。后面的腺瘤性息肉才是真正的危害所在。这种腺瘤性息肉分为绒毛状腺瘤、管状腺瘤,这两种说危害在哪里,主要是逐渐增大,然后有癌变的风险。一般来讲,这种腺瘤性息肉绒毛状息肉,本身会导致什么样,十年癌变率大概接近40到60,而管状腺瘤十年变率只有30%左右。还有一种叫绒毛管状,介于两者之间,也就说这种息肉,最可怕的就是癌变,所以遇到这种息肉,应该早期切除,而且定期复查。直肠息肉大到一定程度,或者遇到某些情况,会出血,而且反复出血与数量比较多的时候,会贫血。有一部分息肉叫高分泌性腺瘤,就是腺瘤当中一种,高分泌性,就是表面会分泌很多的液体,大量液体,会导致病人蛋白,还有机体的水分电解质都随之丢失,这种是非常罕见的一种类型。
语音时长 02:02

2019-12-20

59550次收听

01:40
直肠息肉的常见症状
导致直肠息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直肠粘膜受到感染或刺激,在直肠内形成软状肿物。一般人没有症状,有些人因为腹泻或大便出血用了治痔疮的药还不好,这时会做肠镜,肠镜发现息肉要小于0.5公分或小于2公分,可以当时做肠镜的时候取下顺便做病理检查。
01:49
直肠息肉术后护理措施
直肠息肉多是通过手术治愈,而且肠息肉术后要严格护理。最重要不能让肠穿孔,肠蠕动的时候容易破。一般做完直肠息肉的病人要禁食两天到三天,创面愈合大约五天左右,长结实后再正常饮食。要进食不禁水两天,半流食一天,然后再正常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