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是怎么引起的
脑梗可能由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血液高凝状态、血管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控制危险因素、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预防或治疗。

1、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最常见的原因,长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因素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脂质沉积形成斑块。斑块破裂后诱发血小板聚集,可能阻塞脑动脉或引发血栓。患者可能出现肢体麻木、言语不清等症状。治疗需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降脂、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同时控制血压血糖。
2、心源性栓塞
心房颤动、心脏瓣膜病等心脏疾病可能导致心腔内血栓形成,脱落后随血流阻塞脑动脉。这类脑梗通常起病急骤,可能伴随意识障碍。治疗需使用华法林钠片抗凝,对于房颤患者可考虑左心耳封堵术。心脏超声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因。
3、小动脉闭塞
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脑内小动脉玻璃样变,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引发腔隙性脑梗。患者可能表现为单纯运动或感觉障碍。治疗以控制血压为主,可选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同时需改善微循环,如使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

4、血液高凝状态
恶性肿瘤、妊娠、遗传性凝血异常等可能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易形成血栓。这类患者可能出现反复发作的脑梗,需进行凝血功能筛查。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必要时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抗凝。
5、血管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大动脉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等可引发血管壁炎症,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患者可能伴有发热、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治疗需使用醋酸泼尼松片抑制免疫反应,严重者需联合环磷酰胺片。

预防脑梗需长期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戒烟限酒,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周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定期监测血脂、血糖指标,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出现突发性头晕、肢体无力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争取在溶栓时间窗内接受治疗。
相关推荐
02:19
02:56
02:41
01:36
02:26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科普文章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 1 脑梗塞由什么引起
- 2 脑梗塞是怎样形成的呢
- 3 脑梗塞应该多该注意什么
- 4 脑梗塞应该注意什么
- 5 脑梗塞自己怎么处理
- 6 脑梗塞什么引起
- 7 脑梗塞应该注意哪些呢
- 8 脑梗塞严重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