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轻度脑梗怎么治疗

发布时间:2021-05-2092060次收听

语音内容:

轻度脑梗塞的治疗分为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一般治疗主要提倡患者注意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减轻体重,同时还要戒烟戒酒。饮食要以低盐低脂为主,不吃含糖量高的食物,控制血压和血糖。

药物主要选择他汀类调血脂药,比如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等,另外还有靠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常用的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以上这些药物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稳定斑块,能防止脑卒中发生。除此之外也可以配合扩血管药增加大脑供血供氧。房颤引起的脑梗死应首选抗凝药治疗,比如华法林、利伐沙班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头颅MR平扫是什么样的检查
头颅MR平扫指颅脑磁共振成像检查,平扫即不用注射造影剂,主要用于观察脑部有无病变,能明确病变是否是脑组织结构发生改变所导致。头颅MR平扫主要可以检查以下疾病:1、颅内占位性病变、良恶性肿瘤:相比于CT,头部MRI对脑内结构显示更加清晰,也能更敏感、准确。MRI的多方位、多角度成像优势,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颅内占位性病变,如颅内肿瘤、颅内血肿和脑脓肿的位置、大小、形态、数目,还能观察到病变内部是否有囊变、坏死、钙化、出血等。2、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有偏瘫、言语不清等脑血管病症状的患者,做头颅MR平扫检查,明确是脑梗死还是脑出血。与CT相比,MRI能更早发现脑梗死,磁共振可在梗死发生的早期甚至超急性期就可以准确地检测出来。3、颅脑外伤:尤其使用于CT检查阴性者,MRI更敏感。4、颅内压增高、脑积水、脑萎缩等,核磁平扫效果会更好。此外,特别是能发现脑脱髓鞘性病变、感染性病变、脑炎,低度星形细胞瘤或者早期发现缺血性病变。值得注意的是头颅MR平扫不适用所有人群,身体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神经刺激器及胰岛素泵者或者体内铁磁性异物如颅脑内有鳞甲及眼球内金属等异物者严禁检查,高烧患者也禁止检查。
语音时长 02:35

2021-12-30

67825次收听

间隙性脑梗塞严重吗
腔隙性脑梗塞不是一种严重的疾病,腔隙性脑梗塞是脑梗塞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是指小的毛细血管或者小的动脉堵塞,造成梗死病状。大多数腔隙性脑梗塞的患者预后较为良好,只要在早期得到诊断并给予积极的治疗,大多数预后都是相对较好的,但是该病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既然发生了腔隙性的脑梗塞,说明患者具有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高危因素,同时说明患者的脑血管条件较差,平时要积极的预防危险因素,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这样才有利于降低再发脑梗的发生率。
语音时长 01:10

2021-05-21

80707次收听

什么原因导致脑梗死
大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病因,这包括血栓形成、动脉栓塞、动脉病变堵塞穿支动脉以及低灌注。其次,很多危险因素也会增加脑梗死的发生,除了性别,年龄,家族病史以及既往病史等不可控制的因素以外,潜在的可控的脑梗死高危因素还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脏疾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等。因此,对于这些可控的脑梗高危因素,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尽可能的降低,例如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的平稳,定期做好检体检,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做到合理的膳食,这样才能够起到预防脑梗死发生的作用。
语音时长 01:05

2021-05-20

79857次收听

30多岁容易脑梗塞吗
30多岁的人患有脑梗塞的几率相对不大。脑梗塞的发病年纪大多数是40岁以上的中年人,年纪越大患脑梗塞的几率越多,脑梗塞的发生主要与高血压、高血糖、动脉硬化有很大的关系,而30岁发生这些疾病的概率并不大。在生活当中也能偶然看到年轻人患有脑梗塞,这主要与他们的生活方式不好有关系,比如长期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不喜欢运动、肥胖等,这样就会引起脑梗塞的患病年纪提前。对于30岁左右的人群,如果有高危因素一定要及时控制,平常要定时体检,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脑梗塞发生。
语音时长 01:04

2021-05-20

92477次收听

得了脑梗塞头晕怎么办
如果不是脑梗塞急性期,需要长期吃药控制,同时注意生活习惯。如果有高血压、高血糖,建议长期服用血管扩张剂,还要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的药物。如果有房颤,则需要服用β受体阻滞剂、抗凝剂等。如果不是脑梗塞急性期,头晕很可能是脑梗塞所产生的后遗症,所以需要长期吃药控制,同时还要注意生活习惯。如果有高血压、高血糖,建议长期服用血管扩张剂,ACEI类药、二甲双胍等药物控制基础疾病,另外还要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的药物预防血小板聚集、稳定动脉斑块。如果有房颤,则需要服用β受体阻滞剂、抗凝剂等控制症状、预防血栓。生活方面强调适当运动,控制体重,而且要健康饮食,比如低盐低脂,少吃肥肉和油炸食品,多吃深海鱼、各种坚果和蔬菜,保证充足的睡眠。治疗合理,头晕会慢慢好转。
语音时长 01:13

2021-05-20

58671次收听

脑梗塞的预防方法
很多人都在积极的寻找脑梗塞的的预防方法,因为脑梗塞对于患者的伤害是巨大的,所以大家都在积极的寻找脑梗塞的预防办法,那么究竟脑梗塞的的预防方法有哪些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全新脑梗塞治疗方法
脑梗塞的病发原因主要有冠心病、肥胖、高血脂以及遗传等,此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中。其临床症状主要是流口水、半身不遂、以及吃东西掉饭粒等。这样的疾病极大的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因此,很多朋友非常关注脑梗塞的治疗方法。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脑梗塞患者死亡率高吗
一般来说脑梗塞的患者死亡率不是很高,但是如果是脑梗死就会造成死亡率增长,多以患者还是需要积极的对待疾病,减少对身体的伤害。
02:39
轻微脑梗塞怎么食疗
轻微脑梗的患者,其实饮食上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主要是针对一些危险因素,但是一般建议是低盐低脂的饮食。轻微脑梗塞的食疗应注意:合并有高血压的轻微脑梗死的患者,食疗主要是要低盐的饮食对于控制血压是有帮助的。合并高脂血症或者是动脉粥样硬化,低脂饮食非常重要,尽量让患者少吃大鱼大肉、炒菜少放油、动物的内脏或者高胆固醇的食物,尽量避免食用。轻微脑梗死患者的饮食,应该就是饮食均衡,基本上可以多吃蔬菜、水果,多摄入一些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对于轻微脑梗的患者是比较容易接受的。此外轻微脑梗的病人可能在早期还应该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如果有吞咽困难,可以进行半流食,可以吃一些糊状的食物,对于吞咽功能的恢复也是有帮助的。
02:57
脑梗塞会有哪些后遗症
脑梗塞以后会出现神经功能受损遗留的症状,常见的后遗症有语言障碍、肢体功能障碍、局部麻木疼痛、吞咽障碍以及情绪波动。后遗症是指神经功能的损害,经过系统的治疗,仍然有一些不能完全恢复,而遗留的症状。脑梗塞因为神经功能破坏比较严重,破坏的部位又比较重要,常常会遗留一些后遗症。一、语言功能受损引,患者长时间都会有语言不清,表达不完整的症状。二、肢体的功能障碍,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偏瘫,轻的可以起来走路,可以部分的完成生活自理,重的完全没有任何恢复,只能瘫痪在床。三、感觉麻木、疼痛也是脑梗塞遗留后遗症的一些表现。四、吞咽障碍,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因为两侧或者多发的脑梗引起的假性球麻痹的表现,造成流口水、吞咽困难。五、情绪的波动,患者会出现一些强哭强笑,或者抑郁自卑的心态,这些后遗症的患者对回归社会都是非常不利的,需要积极地加以治疗。
02:35
大面积脑梗塞并发症有哪些
大面积脑梗塞大脑受损面积非常大,临床症状非常严重,有神志、语言、偏瘫等等各种各样的典型表现。大面积脑梗塞偏瘫、神志障碍、语言情感、感觉出现问题的情况下,不可避免有呼吸道变化,感染、肺炎、呼吸道阻塞、褥疮、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大面积梗塞影响下,多系统、多脏器方方面面的变化,营养障碍、水电平衡障碍等都会出现。大面积脑梗塞并发症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往往需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尽量做到预防,发现苗头及时处理,控制好并发症,防止后遗症,防止不良后果。
02:51
脑梗塞后遗症有什么症状
脑梗塞是脑血管病里最常见的缺血性病变,发生率、致残率、致死率、复发率很高,治疗效果不理想,病情比较严重会留下后遗症。颈内动脉系统的梗塞,后遗症有头疼、头晕、神志障碍、语言障碍、情感障碍等,还可以有视觉偏盲、听觉改变、病侧感觉障碍、麻木等;后循环梗塞,造成后遗症有头晕、神志障碍,颅神经损害,造成运动障碍,共济失调,甚至卧床不起等。造成严重的家庭、社会的负担,脑梗塞后遗症发生率相当高,后遗症非常严重。脑梗塞后遗症的治疗,是很专业的问题,应该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治疗,争取少留或者不留后遗症。
小脑梗塞怎么治疗
小脑梗塞的治疗方法就两种,一种是药物治疗,一种是手术治疗。药物治疗适合于轻度患者,主要需要使用溶栓剂和抗凝剂。常用的溶栓剂有链激酶和尿激酶。抗凝剂有肝素和双香豆素。手术治疗就是直接进行颅内减压和引流。
01:37
腔隙性脑梗塞严重吗
腔隙性脑梗塞是否严重应结合具体情况分析:第一,腔梗本身在临床上导致的症状很轻微,并不严重;第二,发现腔梗以后可能预示着在体内有血栓的因素,如果不进行血管的筛查和预防,会导致形成更大的血栓,继而导致很严重的临床症状,比如偏瘫、意识障碍、昏迷、卧床等等。所以发现腔梗以后不要太紧张,要及时筛查血管有无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的狭窄,有无血栓的危险因素,血压、血糖、血脂等,更好的预警,并进行预防、干预和治疗,减少对日常生活能力的伤害
手脚麻木怎么回事
短期出现手脚麻木的症状,可能是因为患者的四肢受到压迫导致,一般无需过多的担心。如果是伴有疾病症状的话,比如身体酸痛、四肢肿胀,那么则考虑是糖尿病影响。另外神经功能受损,也同样会导致患者出现手脚发麻的情况,严重时还会出现四肢无力,肌肉萎缩的症状。同时药物因素也是导致手脚麻木的根本原因之一,患者应及时找准自己的疾病原因,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