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的艾灸如何治疗
肩周炎可通过艾灸配合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症状。艾灸治疗肩周炎主要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等作用,常用穴位包括肩髃、肩髎、肩贞等。
1、温经散寒
艾灸产生的温热效应能渗透至深层组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肩关节周围肌肉痉挛。可选择清艾条或药艾条,对准肩髃穴进行雀啄灸或回旋灸,每次15-20分钟。操作时注意保持艾条与皮肤3-5厘米距离,避免烫伤。治疗后注意保暖,防止寒气再次侵袭。
2、活血化瘀
针对病程较长伴有明显压痛点的患者,可在肩髎穴施以隔姜灸。将新鲜姜片穿刺数孔后置于穴位,上置艾炷点燃,每次3-5壮。姜的辛温之性可增强艾灸活血效果,有助于分解粘连组织。治疗期间建议配合肩部主动活动,但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炎症。
3、舒筋通络
对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者,可采用肩贞穴温和灸。使用艾灸盒固定于穴位处,持续温热刺激30分钟。此法能松解关节囊挛缩,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可同步配合推拿手法治疗,但急性期肿胀明显时应暂停艾灸。
4、药物配合
疼痛剧烈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洛索洛芬钠片等非甾体抗炎药。关节僵硬明显者可短期服用盐酸乙哌立松片缓解肌肉痉挛。外用药可选消痛贴膏、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局部敷贴。药物使用期间仍需坚持艾灸以巩固疗效。
5、物理治疗
艾灸后可进行超声波治疗或超短波治疗,促进炎症吸收。康复期建议采用爬墙运动、钟摆运动等功能锻炼,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注意训练强度以不引起剧烈疼痛为度,循序渐进增加活动范围。
日常应注意避免肩部受凉和过度劳累,睡眠时避免压迫患侧。饮食上可适量食用生姜、羊肉等温性食物,忌食生冷寒凉之品。建议每周进行2-3次艾灸治疗,10次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定期复查评估疗效。如出现皮肤过敏或症状加重应立即停止艾灸并就医。长期伏案工作者应每小时活动肩关节,预防疾病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