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胆汁反流性胃炎会癌变吗

53442次浏览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一种消化类疾病,这种病不具有传染性。患此病的原因主要是在进行胃部手术或者是受到了细菌感染等。此病会引起胃肠动力的紊乱,从而出现胃部饱胀不适感,还会有胃灼烧反酸的情况。那么胆汁反流性胃炎会癌变吗?对于这种疾病要怎样治疗呢?

一、胆汁反流性胃炎会癌变吗
  1.会有癌变的几率
  对于患有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患者来说,如果并不采取任何的手段进行治疗,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并没有通过合理的饮食等来缓解这种病症。那么胃粘膜长期处于损害的情况下,会可能出现继发性溃疡,而这种溃疡就存在着癌变的几率。

2.癌变的几率特别小
  虽然胆汁反流性胃炎这种病存在着癌变的几率,但是其几率是特别小的。只要进行积极的治疗就不会出现癌变。
  二、如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
  1.服用药物
  服用药物是目前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比较常见的手段。可以选择使用胆盐类的药物,比如阴离子交换树脂。在口服这种药物后会释放氯离子,从而与胆酸相结合,形成不可溶合不可吸收的复合物,从而加速胆盐和粪便的排出,减少对胃粘膜的损害。

抑制胃酸类的药物,对于胃酸和胆汁有叠加的作用,可以减少胃黏膜的损伤,从而缓解胆汁反流。可以选择h2受体阻断剂类的药物,比如西米替丁和法莫替丁。
  根治幽门螺旋菌感染也是治疗这种病比较有效的方式之一,可以使用一些常规的一酸剂或者是胃黏膜保护剂。
  2.采用手术
  如果这种病的症状十分严重,而且内科治疗并没有任何的效果,就可以选择手术来进行治疗,可以选择使用胆道分流术。

相关推荐

胆汁反流性胃炎严重吗
胆汁反流性胃炎在临床上是非常常见的疾病,很多患者一做胃镜之后临床医生就给他下诊断,胆汁返流性胃炎。不要觉得这个疾病很可怕,它主要的发病机制是胆汁通过胆囊、胆管排泌到十二指肠之后,由于我们蠕动的障碍不能很快的进入到小肠、大肠跟着大便出去。而是由于动力障碍,通过幽门反流到胃腔里面来了,这个时候患者可能会有口苦、腹痛、腹胀这些症状,这个时候我们给一些络合胆汁、保护粘膜还有动力药物,一般来说能够很快、很好的让这些症状得到缓解。所以不要以为得了胆汁反流性胃炎就是很严重的疾病。
语音时长 01:11

2021-05-12

70350次收听

胆汁倒流是什么原因
胆汁倒流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患者幽门扩约肌功能出现障碍所致,另一方面则有可能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的不适症状。此外,胃部手术特别是胃肠吻合术、远端胃部切除术,会导致患者胃部生理结构发生改变,幽门括约肌丧失也会出现胆汁倒流。
胆汁反流性胃炎能治好吗
大多数胆汁反流性胃炎能治好。可用药物治疗,也可手术治疗,一般胆汁反流性胃炎应用促胃肠动力药等药物治疗后都能有效改善病情。若症状严重,则需手术治疗。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好发人群有哪些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好发人群是做胃切除手术的人,胆囊内充满结石或做胆囊切除手术的人及吃高脂和高热量食物的人也易患上胆汁反流性胃炎。
胆汁反流的原因
胆汁反流的原因是什么。所谓的胆汁反流是指胆汁流动的方向和正常的方向不相符,包括有可能会反流到胃,也有可能会出现胆汁的逆向流动,那么我们通常胆汁反流,像胆汁全性胃炎,这种情况往往见于某些胃的疾病,而导致了胃的幽门功能发生紊乱,幽门括约肌机能失调,正常情况之下食物是自上而下由胃进入十二指肠。那么在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时候,幽门括约肌不正常的开放或者是关不紧,这样就使得十二指肠内的胆汁可以反流到胃,而影响胃出现慢性胃炎,反酸、烧心等症状。胆道内的胆汁反流是指胆道下段开口于十二指肠奥狄括约肌功能出现障碍,正常情况之下胆汁也是自上而下经由胆管流入十二指肠,而由于炎症或者是某些医源性因素破坏了胆总管下段奥狄括约肌的功能,那么就会出现胆汁的逆向流动,包括十二指肠内的食物残渣消化液也可能会反流到胆管内。
语音时长 01:35

2020-02-24

62989次收听

胆汁反流性的胃炎是怎么引起来的呢
大家都知道我们进食的食物它是有方向的,我们从口腔内摄入的食物,经过食管以后进入到胃,胃内的食物随着胃的蠕动向下推进到小肠,再经过大肠,最后一些机体不要的废物从大肠经由肛门排出体外。消化液也好,食物也好,它的运动是有途径的,它有运动的方向。如果是我们摄入到胃内的食物进入了小肠,小肠里就有胆汁。因为小肠在十二指肠的降端,也就是小肠的起始端是有胆汁排泄而出来的,胆汁如果没有继续的向小肠的远端推进,而反流到我们的胃内,十二指肠的肠液就会对我们胃部黏膜产生侵害,产生危害,这就是胆汁反流性胃炎形成的原因。
语音时长 01:43

2020-02-14

62132次收听

胆汁反流性胃炎吃什么药
要明确胆汁反流性胃炎吃什么药好,要明确胆汁反流性的胃炎是如何引起来的。其实胆汁不应该是出现在胃内,所以才能够称之为胆汁反流性的胃炎。胆汁它是由于肝脏分泌的,但是在胆囊当中储存,储存以后,在进食的过程当中,它就分泌到小肠当中,大家注意它是分泌在小肠当中,如果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小肠的内容物反流到胃内,当然了小肠的内容一定包含了胆汁,那么胆汁就会对胃黏膜产生侵害,胃内的黏膜出现充血、水肿、糜烂等等一系列的情况。如果做了胃镜,明确了胃炎是由于胆汁反流所引起的,治疗就非常简单。第一点可以用一些药物来中和胆汁,从而保护胃部的黏膜。第二点就是要促进胃的蠕动,使得消化道的功能恢复正常,不要使小肠当中的肠道内容物向反的方向蠕动,也就是逆蠕动进到胃内,这个时候可以对症的应用一些促动力的药物,从而治疗胆汁反流性的胃炎。
语音时长 01:54

2020-02-14

65585次收听

胆汁反流性的胃炎怎么治疗
应用促消化道运动药物,可以调整胃肠功能的蠕动和运动,使胃和肠有正确的运动方向,避免使肠道的内容物反流进入到胃内;中和胆汁可以应用黏膜保护剂,保护胃部的黏膜,使胆汁反流性胃炎得以进一步治疗。胆汁是肝脏分泌,储存在胆囊,进食以后,分泌到小肠的最起始端的肠段,分泌到小肠之内。如果各种各样的原因,如胆系、胃出现异常,胆汁出现在胃内,即小肠的内容物,包括胆汁反流入胃内,对胃部的黏膜产生侵害,产生破坏,就会引起胆汁反流性胃炎。明确胆汁反流性胃炎,要完善胃镜的检查,从而诊断胆汁反流性胃炎,然后开始系统治疗。
语音时长 02:18

2020-02-14

58322次收听

02:46
胆汁反流性胃炎与胃食管反流的区别
胆汁不应出现在胃里,正常是由肝脏分泌,经过胆囊分泌到小肠,进行对脂肪消化和吸收的一种物质,不会出现在胃里。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如胃逆蠕动、功能失调等,不该出现的胆汁在胃里,叫胆汁反流性胃炎,会造成胃粘膜的腐蚀。胃食管反流说明胃酸、胃内容物反流到不该出现食管之内,胃内的酸度非常高,pH值非常低。如果反流到食管,对食管的黏膜产生危害,会有炎症、糜烂等情况出现。所以胆汁反流性胃炎和胃食管反流的部位不同,而反流的物质也不同,但结果一样,对胃、食管都有刺激、腐蚀作用,从而导致患者发病。
02:00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什么病
正常情况下胆汁应该是进入到小肠,促进饮食当中脂肪、肉类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正常往下走的肠道内胆汁,逆流而上,返流到胃内,对胃产生刺激,使胃黏膜灼烧造成的一种损伤,称为胆汁反流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在临床中也非常容易。第一,可以用一些促动力的药,让胆汁不要往胃内反流,而是从小肠逐渐向下推动,比如吗丁啉等。第二,可以使用一些中和胆汁的药物来缓解胆汁反流到胃部对胃黏膜产生的炎症反应,比如铝碳酸镁等。
01:59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危害
胆汁反流是因为本来在小肠当中出现的胆汁反流到胃内。胆汁会烧灼、腐蚀胃的黏膜,造成黏膜充血、水肿,甚至破坏它的完整性。内镜下可观察到反流表现:即胃腔内多量浅黄至黄绿色潴留液,或胃壁上附较多含胆汁的黏液,或见到含有胆汁的十二指肠液呈黄色泡沫状或水流状从幽门口反流入胃、幽门口松弛或处于开放固定状态。胃炎表现:胃黏膜弥漫性红色改变,黏膜皱襞水肿,或伴有糜烂、溃疡。所以胆汁反流性胃炎是需要用药物进行干预治疗的。
01:39
胆汁反流性胃炎怎么治疗
胆汁反流性胃炎形成它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胆汁反流到胃里边,对胃黏膜进行了一种灼烧,所造成的胃粘膜损伤而出现的一种病态反应。这个疾病治疗首先是要保护胃黏膜,第二要中和胆酸。这个时候通常选用的药物就是一些胃黏膜保护剂,它可以均匀的覆盖在胃黏膜表面使胃黏膜免受胆汁的一些损伤,另外它还具有中和胆汁的作用,使胆汁对胃黏膜的这种腐蚀性、侵蚀性减轻而达到治愈的作用。
反流性胃炎的禁忌
反流性胃炎存在很多吃喝的禁忌,首先忌吃甜食,比如各种糕点,比如土地瓜等等;其次,禁吃辣椒,辛辣食物会造成胃粘膜水肿充血;再者,忌吃薄荷,否则会增加反酸的几率;最后,忌喝浓茶,否则也会增加了反酸的几率,导致病情加重。
胆汁反流的原因是什么
幽门松弛、手术后遗症会导致胆汁反流,同时,日常饮食不规律,进食太饱或进食的速度太快也都可以导致胆汁反流的现象。胆汁反流很容易造成胆汁反流性胃炎,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因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低脂饮食,不吃辛辣刺激性物品,忌烟酒,让身体得到更好的恢复。
01:59
胆汁反流性胃炎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一种较常见的胃病,就是胆汁反流到胃里面导致胃黏膜的损伤。导致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原因是因为胃窦、幽门、十二指肠的功能发生紊乱。可能吸烟的人,烟气跑到胃里面,然后导致胃窦、幽门、十二指肠功能发生紊乱。如果胃窦、幽门、十二指肠功能发生紊乱,胆汁胰液容易通过幽门反流到胃里,导致胃粘膜损伤。胆汁反流性胃炎长期治不好,容易变成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会伴有肠上皮化生或者上皮内瘤变,进一步发展会容易导致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