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体起水泡怎么办
下体起水泡可能由生殖器疱疹、接触性皮炎、带状疱疹、摩擦性水疱或过敏反应引起,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局部护理、药物治疗、物理防护及过敏管理等方式处理。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抗病毒治疗
若由单纯疱疹病毒2型感染引起的生殖器疱疹,需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乳膏、泛昔洛韦片或伐昔洛韦颗粒等抗病毒药物。伴随灼痛或溃疡时,可能需联合镇痛药物。避免性接触防止传染。
2、局部护理
摩擦或过敏导致的小水泡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保持会阴干燥清洁。穿宽松棉质内衣减少摩擦,禁用刺激性洗剂。破损水泡需用碘伏消毒。
3、药物治疗
接触性皮炎需停用致敏物质,短期涂抹氢化可的松乳膏。合并细菌感染时加用红霉素软膏。瘙痒明显可口服氯雷他定片。
4、物理防护
带状疱疹引起的水泡需覆盖无菌纱布,避免抓挠。疼痛剧烈可采用冷敷缓解。免疫功能低下者需警惕疱疹后神经痛。
5、过敏管理
对安全套或卫生用品过敏时,立即停用并清洗患处。严重过敏反应需口服地塞米松片,必要时注射肾上腺素。记录过敏原避免再次接触。
日常需选择无香料卫生用品,避免高温潮湿环境。发作期间禁止性生活,伴侣应同步检查。饮食宜清淡,补充维生素B族和锌元素促进皮肤修复。若水泡扩散伴发热、淋巴结肿大,须24小时内就诊皮肤科或感染科。未确诊前勿自行刺破水泡,防止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