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肺炎是怎么感染上的
支原体肺炎通常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能通过直接接触传播。感染途径主要有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吸入含有病原体的飞沫、接触被污染的物体表面等。支原体肺炎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但成人也可能感染。

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会释放含有病原体的飞沫,健康人吸入这些飞沫后可能被感染。直接接触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再触摸口、鼻或眼睛,也可能导致感染。支原体肺炎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学校、幼儿园、军营等容易发生聚集性感染。

支原体肺炎的潜伏期通常为2-3周,感染后可能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头痛、乏力等症状。咳嗽通常为干咳,可能持续较长时间。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胸痛、肌肉酸痛等不适。儿童感染后症状可能较轻,但咳嗽持续时间较长。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感染后症状可能较重,甚至出现并发症如中耳炎、鼻窦炎等。

预防支原体肺炎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面部。在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的场所活动,必要时佩戴口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睡眠,提高免疫力。如果出现持续咳嗽、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支原体肺炎通常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可自行使用抗生素。
相关推荐
01:35
01:50
01:43
02:30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支原体肺炎什么引起的
- 2 支原体肺炎严重吗
- 3 支原体肺炎
- 4 什么是支原体肺炎特点
- 5 什么叫支原体肺炎
- 6 支原体肺炎怎么得的
- 7 什么是支原体肺炎
- 8 什么是支原体肺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