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病毒感染是什么症状
埃博拉病毒感染早期表现为发热、头痛、肌肉酸痛,进展期可出现呕吐、腹泻、皮疹,终末期可能发生多器官衰竭及出血倾向。埃博拉病毒病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感染者体液传播。
1、早期表现
感染后2-21天内出现突发高热,体温可达38.6摄氏度以上,伴随持续性头痛和全身肌肉关节疼痛。部分患者会出现咽喉肿痛、结膜充血等非特异性症状,此时易被误诊为流感或疟疾。早期实验室检查可能显示白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和转氨酶轻度升高。
2、消化系统症状
病程第3-5天开始出现严重胃肠道反应,包括频繁水样腹泻、喷射性呕吐和腹痛。每日腹泻量可达5-10升,导致快速脱水。部分患者会出现胰腺炎相关症状,表现为上腹部剧痛并向背部放射。严重脱水可导致电解质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
3、皮肤黏膜表现
发病第4-7天躯干部位可能出现斑丘疹,随后扩散至四肢。口腔黏膜可见出血点,牙龈和鼻腔易发生自发性出血。结膜下出血表现为双眼巩膜鲜红色片状淤血。这些症状与病毒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有关,同时伴有凝血功能障碍。
4、神经系统症状
部分重症患者会出现意识模糊、躁动不安或嗜睡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少数病例可能发展为脑膜炎样表现,包括颈项强直、畏光和抽搐。这些症状提示病毒已突破血脑屏障,预后通常较差。
5、出血倾向
病程晚期可见皮下淤斑、穿刺部位渗血、呕血或便血等出血表现。女性患者可能出现阴道大出血。出血主要与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消耗和血管内皮损伤有关。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往往预示病情已进入终末阶段。
埃博拉病毒感染属于烈性传染病,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应立即隔离并报告疾控部门。接触者需严格医学观察21天,期间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需经专业消毒处理,排泄物必须按照生物危害废物标准处置。恢复期患者应保证充足营养摄入,逐步进行康复训练,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和凝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