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不耐是什么意思
乳糖不耐是指人体因缺乏乳糖酶导致无法完全消化乳糖,进而引发腹胀、腹泻等胃肠不适症状。乳糖不耐主要分为先天性乳糖酶缺乏、继发性乳糖酶缺乏和成人型乳糖酶缺乏三种类型。
1、先天性乳糖酶缺乏
先天性乳糖酶缺乏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患者出生时即完全缺乏乳糖酶活性。这类婴儿在哺乳后会出现严重腹泻、脱水等症状,需立即改用无乳糖配方奶粉喂养。该类型通常与基因突变有关,可能伴随生长发育迟缓等并发症。
2、继发性乳糖酶缺乏
继发性乳糖酶缺乏多由肠道疾病或损伤引起,如轮状病毒感染、克罗恩病、肠炎等导致小肠绒毛受损。这类患者除乳糖不耐症状外,往往伴有原发病的临床表现,如发热、腹痛等。随着原发病治愈,乳糖酶活性可能逐渐恢复。
3、成人型乳糖酶缺乏
成人型乳糖酶缺乏是最常见的类型,与年龄增长导致的乳糖酶活性自然下降有关。症状轻重与摄入乳糖量相关,表现为饮奶后30分钟至2小时出现肠鸣、腹胀等。东亚人群发生率较高,可能与进化过程中的基因选择有关。
4、发病机制
未消化的乳糖进入结肠后,被肠道菌群发酵产生氢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同时使肠腔内渗透压升高。这些变化共同导致腹胀、排气增多等典型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因发酵产物刺激肠黏膜而出现腹痛。
5、诊断方法
临床常用氢呼气试验进行诊断,通过测定摄入乳糖后呼气中氢气浓度变化来判断。也可采用乳糖耐量试验或基因检测。对于婴幼儿,可通过观察改用无乳糖饮食后症状是否缓解来辅助判断。
乳糖不耐受者应避免空腹饮用牛奶,可选择酸奶、奶酪等发酵乳制品。阅读食品标签注意隐藏乳糖成分,如乳清粉、炼乳等。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乳糖酶制剂。保持钙质补充可通过食用深绿色蔬菜、豆腐等替代品实现,同时建议每日适度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