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疹子咋办
病毒性疹子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局部护理、对症用药、隔离防护、增强免疫等方式处理。病毒性疹子通常由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等感染引起。
1、抗病毒治疗
病毒性疹子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抗病毒药物。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可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片、泛昔洛韦胶囊等核苷类抗病毒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推荐伐昔洛韦颗粒,柯萨奇病毒疹通常以对症治疗为主。早期用药能缩短病程,皮疹泛发或伴发热时需及时就医。
2、局部护理
保持皮疹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抓挠以防继发感染。水疱未破溃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糜烂面使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细菌感染。衣物选择纯棉材质减少摩擦,洗澡水温不超过38摄氏度,禁用刺激性洗剂。
3、对症用药
高热超过38.5摄氏度可短期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瘙痒明显时口服氯雷他定糖浆。合并细菌感染需加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眼部疱疹需联用更昔洛韦滴眼液,口腔黏膜疹可用康复新液含漱。
4、隔离防护
水痘、手足口病等传染性病毒疹需隔离至皮疹结痂,避免接触孕妇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患者用品单独消毒,呼吸道传播疾病需佩戴口罩。托幼机构患儿应居家观察,痊愈后持医疗机构复课证明返园。
5、增强免疫
保证每日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补充维生素C促进皮肤修复。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适度运动增强体质。易复发者可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或流感疫苗,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
病毒性疹子恢复期需观察有无头痛、呕吐等并发症征兆。皮疹持续加重或伴精神萎靡应立即就诊。患病期间避免食用海鲜、辛辣食物,衣物勤换洗并阳光暴晒。家长应修剪患儿指甲,婴幼儿可佩戴棉质手套防止抓伤,恢复后1个月内暂缓接种其他疫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