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床受损如何治疗
甲床受损可通过局部消毒、外用药物、物理治疗、手术修复、日常护理等方式治疗。甲床受损通常由外伤、感染、化学刺激、营养不良、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局部消毒
甲床受损后需立即用碘伏或生理盐水清洁创面,避免细菌感染。浅表损伤可每日消毒1-2次,保持干燥。若伴有出血,应先压迫止血再消毒。消毒后可用无菌纱布覆盖保护创面。
2、外用药物
对于轻度甲床损伤,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或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愈合。真菌感染引起的甲床损害需联用酮康唑乳膏。用药前需清洁并擦干患处,避免药物被分泌物稀释。
3、物理治疗
甲床部分缺失可通过红光治疗加速组织修复,每周2-3次。甲床淤血者可采用半导体激光改善局部微循环。治疗期间需观察甲床颜色变化,出现疼痛加剧需暂停治疗。
4、手术修复
严重甲床撕裂需行甲床缝合术,甲床缺损超过50%可能需甲床移植术。术后需制动患指2周,定期换药。甲床肿瘤需通过甲床切除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明确性质。
5、日常护理
恢复期应避免接触洗涤剂等化学刺激物,洗手后及时擦干。修剪指甲时保留1-2毫米游离缘,勿过短。均衡摄入蛋白质、锌元素有助于甲床修复,可适量食用鸡蛋、牡蛎等食物。
甲床受损恢复期间应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撕扯倒刺或咬甲等行为。建议穿着宽松鞋袜减少挤压,手工劳动者可佩戴防护指套。若出现甲板变形、甲周红肿化脓等表现,提示可能继发感染,须及时就医复查。长期不愈的甲床损害需排查糖尿病、银屑病等系统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