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心脏骤停会导致全身器官急性缺血缺氧,可能引发不可逆脑损伤、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心脏骤停后5-10秒即可出现意识丧失,30秒后发生抽搐,60秒后自主呼吸逐渐停止。脑细胞在缺氧4-6分钟后开始不可逆死亡,超过10分钟未获救则存活概率极低。心肌细胞缺氧会导致恶性心律失常,肾脏缺血可引发急性肾小管坏死,肝脏缺氧会造成转氨酶急剧升高。即使复苏成功,约半数幸存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
部分患者可能并发缺血缺氧性脑病,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肢体瘫痪或植物状态。心肌顿抑可导致心源性休克,肠道缺血可能诱发菌群移位和脓毒症。长时间低灌注还会引起横纹肌溶解,导致急性肾损伤。少数病例因脑干功能严重受损,最终进展为脑死亡。
预防心脏骤停需定期体检筛查心血管疾病,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建议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家中可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突发胸痛、心悸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并就医,冠心病患者需遵医嘱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戒烟限酒有助于维护心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