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道堵塞如何治疗
耳道堵塞可通过耵聍取出、药物治疗、鼓膜穿刺、鼓膜置管、手术等方式治疗。耳道堵塞通常由耵聍栓塞、外耳道炎、中耳炎、外耳道异物、肿瘤等原因引起。
1、耵聍取出
耵聍栓塞是耳道堵塞的常见原因,可通过专业器械取出或使用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后冲洗。操作需由医生进行,避免自行掏耳导致损伤。伴随症状可能包括耳闷、听力下降,严重时可引发外耳道炎。
2、药物治疗
外耳道炎或中耳炎引起的堵塞可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抗生素治疗,真菌感染需用克霉唑乳膏。炎症控制后堵塞感多能缓解,可能伴随耳痛、流脓等症状。
3、鼓膜穿刺
中耳积液导致的堵塞在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考虑鼓膜穿刺抽液。该操作能快速改善听力,需严格无菌操作以防感染,术后可能短期存在耳闷感。
4、鼓膜置管
反复中耳积液者可能需要鼓膜置管术,通过留置通气管维持中耳压力平衡。置管后需避免耳道进水,通常6-12个月后管子会自行脱落,期间可能偶发耳漏。
5、手术
外耳道肿瘤或严重结构异常需手术切除病灶,术后需定期换药观察。这类情况可能伴随持续耳鸣、面神经麻痹等症状,术前需完善CT等影像评估。
日常应避免频繁掏耳,游泳时使用耳塞防护,出现耳闷症状及时就医。保持耳道干燥,洗澡后可用棉签轻轻吸干外耳道水分,但不要深入耳道。饮食宜清淡,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C有助于黏膜修复。若耳道堵塞伴随发热、剧烈疼痛或面瘫等症状,需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