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人瘦了正常吗
骨折后人瘦了通常是正常的。骨折后体重下降可能与活动减少、营养摄入不足、代谢变化等因素有关。
骨折后由于肢体固定或活动受限,患者日常运动量明显减少,肌肉可能出现废用性萎缩,导致体重下降。同时骨折愈合需要大量蛋白质和钙质等营养物质,若饮食摄入不足或消化吸收功能减弱,可能造成营养缺乏性消瘦。部分患者因疼痛或焦虑影响食欲,也会导致进食量减少。骨折后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能量消耗增加但合成代谢减弱,短期内体重下降属于常见现象。
少数情况下需警惕病理性消瘦。若体重持续快速下降超过骨折恢复期,伴随发热、夜间盗汗等症状,可能与感染、内分泌紊乱或其他消耗性疾病有关。长期卧床患者出现严重肌肉萎缩或低蛋白血症时,需考虑营养不良并发症。
骨折恢复期建议保持均衡饮食,每日摄入足量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牛奶等,配合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可进行医生指导下的非负重康复训练防止肌肉萎缩。定期监测体重变化,若持续消瘦超过3个月或每月体重下降超过5%,应及时就医排查其他病因。注意保持积极心态,避免因焦虑影响食欲和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