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中医辨证分型有哪些
耳聋在中医辨证中主要分为肾精亏虚型、肝胆火旺型、痰湿中阻型、气血两虚型和风热外袭型五种类型。
1、肾精亏虚型
多因年老体衰或久病伤肾导致,表现为耳鸣如蝉、听力逐渐下降,伴腰膝酸软、头晕目眩。治疗以补肾填精为主,常用左归丸、耳聋左慈丸等中成药,配合针灸听宫、肾俞等穴位。
2、肝胆火旺型
因情志不畅或暴怒伤肝所致,突发耳聋耳鸣、耳胀痛,伴口苦咽干、面红目赤。治疗宜清泻肝胆实火,可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配合太冲、行间等穴位刺络放血。
3、痰湿中阻型
因脾失健运、痰浊上蒙清窍引起,表现为耳内闷胀、听力减退如隔物,伴头重胸闷、舌苔厚腻。治疗需化痰通窍,常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通气散,配合丰隆、中脘等穴位艾灸。
4、气血两虚型
多见于久病体弱人群,听力缓慢下降、耳鸣声细弱,伴面色苍白、气短乏力。治疗当益气养血,选用归脾汤合益气聪明汤,配合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温针灸。
5、风热外袭型
因外感风热邪气壅遏耳窍,突发耳聋耳痛,可伴发热恶寒。治疗需疏风清热,常用银翘散合通气散,配合风池、合谷等穴位浅刺。
中医治疗耳聋需根据具体证型辨证施治,同时注意避免噪音刺激、保持情绪稳定,饮食宜清淡营养,可适量食用黑芝麻、核桃等补肾食材,避免辛辣油腻食物。急性耳聋建议尽早就医,慢性耳聋患者需坚持治疗并定期复查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