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人血压突然低
高血压病人血压突然降低可能是由药物作用、体位性低血压、心脏功能异常、脱水或严重感染等原因引起的。血压突然降低时可能伴随头晕、乏力、视物模糊等症状,需警惕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物过量或药物蓄积可能导致血压骤降,尤其是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等。此时可能出现心率增快、出冷汗等低灌注表现,需立即监测血压并调整用药方案。部分患者从卧位快速起身时发生体位性低血压,与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减退有关,改变体位时应缓慢行动。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可导致心输出量急剧减少,引发血压下降,常伴有胸痛、呼吸困难,需紧急心电图检查。高温环境出汗过多或腹泻呕吐造成的脱水会使血容量不足,血压降低伴随口干、尿少,需及时补液。脓毒症等严重感染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会导致血管扩张,血压进行性下降并伴发热,需抗感染治疗。
高血压患者日常应规律监测血压,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夏季注意补充水分。若出现持续血压偏低伴不适症状,须停用降压药物并立即就医,完善血常规、心肌酶谱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调整降压方案时应遵循小剂量起始原则,避免血压波动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