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耳朵疼怎么办
掏耳朵疼可通过停止掏耳、清洁外耳道、使用滴耳液、口服止痛药、就医处理等方式缓解。掏耳朵疼通常由外耳道损伤、外耳道炎、中耳炎、耵聍栓塞、外耳道真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停止掏耳
立即停止用任何工具掏耳朵,避免进一步损伤外耳道皮肤。外耳道皮肤薄嫩,反复摩擦可能导致红肿出血。改用干净棉球轻轻擦拭耳廓周围分泌物,保持局部干燥。
2、清洁外耳道
使用生理盐水或医用双氧水冲洗外耳道,清除残留耵聍或异物。操作时头部偏向健侧,沿耳道后上壁缓慢注入液体,避免直接冲击鼓膜。冲洗后倾斜头部使液体自然流出。
3、使用滴耳液
氧氟沙星滴耳液可用于细菌性外耳道炎,每日滴耳2-3次。氯霉素滴耳液适用于轻度感染,硼酸酒精滴耳液能缓解瘙痒症状。滴药前需将药液温热至体温,滴入后保持侧卧5分钟。
4、口服止痛药
布洛芬缓释胶囊可缓解中度疼痛,对乙酰氨基酚片适用于轻度疼痛。疼痛剧烈伴发热时可短期服用头孢克洛分散片抗感染。服药期间禁止饮酒,胃肠不适者应饭后服用。
5、就医处理
持续疼痛超过3天或出现听力下降、耳闷胀感时,需耳鼻喉科就诊。医生可能进行耳内镜检查,严重感染者需取分泌物培养。深部耵聍栓塞需专业器械取出,外耳道疖肿可能需要切开引流。
日常应避免频繁掏耳,洗头洗澡时防止污水入耳。出现耳部不适时可用吹风机低温档保持耳道干燥。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等食物,有助于维持耳道皮肤健康。游泳爱好者可使用专用耳塞防护,耳道潮湿时可涂抹少量氧化锌软膏预防感染。若自行处理2天后疼痛未缓解,或出现耳道流血、流脓等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耳鼻喉科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