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脚后筋疼是怎么了

2982次浏览

脚后筋疼可能与跟腱炎、足底筋膜炎、运动损伤、骨刺或痛风性关节炎等因素有关。常见表现为足跟部疼痛、活动受限、局部肿胀等症状,可通过休息理疗、药物治疗或手术等方式缓解。

1、跟腱炎

跟腱炎多因过度运动或鞋子不合脚导致跟腱反复牵拉损伤。典型症状为晨起脚跟后方钝痛,活动后加重,可能伴随局部发热。急性期建议冰敷并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慢性期可用超声波理疗。严重者需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日常应避免爬坡运动。

2、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常见于久站人群或扁平足患者,疼痛集中于足跟底部,呈针刺样。发病与筋膜退变有关,晨起第一步疼痛明显。可穿足弓支撑鞋垫,配合塞来昔布胶囊口服,夜间使用足踝支具。顽固病例需考虑体外冲击波治疗。

3、运动损伤

剧烈运动时突然发力可能导致跟腱部分撕裂,表现为瞬间剧痛伴行走困难。轻度损伤可通过弹性绷带固定配合洛索洛芬钠片缓解,完全断裂需手术缝合。恢复期应进行提踵训练增强肌腱韧性,运动前做好充分热身。

4、跟骨骨刺

长期应力刺激引发跟骨骨质增生,X线可见骨赘形成。疼痛多为持续性,按压跟骨结节时加重。初期可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控制炎症,配合定制矫形鞋分散压力。保守治疗无效且影响行走时,需行骨赘切除手术。

5、痛风性关节炎

尿酸结晶沉积在跟腱周围引发急性炎症,常见于高嘌呤饮食者。疼痛夜间突发且程度剧烈,皮肤发红发热。急性期服用秋水仙碱片,缓解期用苯溴马隆片调节尿酸。需长期控制血尿酸水平,避免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

建议选择软底缓冲性能好的运动鞋,每日用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避免赤脚行走。体重超标者需减轻足部负荷,运动时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若疼痛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明显肿胀变形,应及时至骨科就诊,通过超声或核磁共振明确病因。夜间睡眠时可穿戴足部固定器保持肌腱放松状态,疼痛发作期间暂停跑跳类运动。

相关推荐

如何用中药治疗尖锐湿疣
尖锐湿疣可通过中药外洗、内服汤剂、中成药、针灸辅助、饮食调理等方式治疗。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表现为会阴部疣状赘生物,易复发需综合干预。
秋季脸上过敏怎么办
秋季脸上过敏可通过保持皮肤清洁、使用温和护肤品、避免接触过敏原、冷敷缓解症状、遵医嘱使用药物等方式改善。秋季脸上过敏通常由干燥气候、花粉尘螨接触、护肤品刺激、紫外线照射、食物过敏等原因引起。
长青春痘还会长高吗
长青春痘一般不会影响身高增长,两者没有直接关联。青春痘主要与青春期激素变化有关,而身高增长主要由骨骼发育决定。
包皮术后在家上什么消炎药
包皮术后通常可遵医嘱使用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外用消炎药。术后护理需严格遵循无菌原则,避免自行用药导致感染风险增加。
三种人不宜喝藕粉
胃肠功能较弱者、糖尿病患者以及过敏体质者通常不宜喝藕粉。藕粉虽富含膳食纤维和矿物质,但可能加重特定人群的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