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间痒是什么原因
月经期间外阴瘙痒可能由卫生巾过敏、阴道炎、外阴湿疹、激素波动或糖尿病等原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抓挠加重症状。
1、卫生巾过敏
部分女性对卫生巾材质或添加的香料过敏,接触后可能出现外阴红肿、刺痒等症状。建议更换无荧光剂、无香料的棉质卫生巾,使用前可剪小片贴于手臂内侧测试过敏反应。若出现明显瘙痒需立即停用。
2、阴道炎
经期免疫力下降易诱发细菌性阴道病或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表现为白带异常伴剧烈瘙痒。可能与经血改变阴道pH值、卫生巾更换不及时有关。需遵医嘱使用克霉唑阴道片或甲硝唑栓剂,同时保持会阴干燥。
3、外阴湿疹
经期局部潮湿闷热可能诱发湿疹,出现丘疹、渗出和顽固性瘙痒。建议穿着纯棉内裤,避免用肥皂过度清洁。急性期可遵医嘱涂抹氢化可的松乳膏,合并感染时需联用莫匹罗星软膏。
4、激素波动
经前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能导致外阴皮肤干燥敏感,产生轻微瘙痒感。通常月经结束后自行缓解,日常可使用凡士林保湿,避免热水烫洗。
5、糖尿病
血糖控制不佳时,尿糖刺激外阴易引发瘙痒,可能伴随多饮多尿症状。需监测空腹血糖,确诊后需规范使用二甲双胍缓释片等降糖药物,同时加强外阴清洁。
月经期间出现瘙痒应避免搔抓,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1-2次,选择透气性好的纯棉内裤并及时更换。经期饮食宜清淡,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若瘙痒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分泌物异味、溃疡等症状,需尽快到妇科就诊进行白带常规检查。日常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运动增强免疫力,经期避免游泳、盆浴等可能增加感染风险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