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上长了个疙瘩是怎么回事
眼上长了个疙瘩可能是麦粒肿、霰粒肿、结膜囊肿、睑板腺囊肿或脂肪粒等引起的,通常与细菌感染、腺体堵塞、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可通过热敷、药物或手术等方式治疗。
1、麦粒肿
麦粒肿是睫毛毛囊或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早期表现为眼睑红肿热痛,逐渐形成硬结并可能化脓。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红霉素眼膏或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控制感染。若脓肿成熟需切开引流。
2、霰粒肿
霰粒肿因睑板腺出口阻塞导致分泌物潴留形成,属于慢性非感染性炎症。表现为眼睑无痛性硬结,可能压迫角膜引起散光。早期可通过40℃热敷促进吸收,反复发作或较大的霰粒肿需手术刮除。
3、结膜囊肿
结膜囊肿是结膜上皮层形成的透明囊泡,多由外伤、炎症或先天性因素导致。常见于球结膜或穹窿部,一般无自觉症状。较小囊肿可观察,影响外观或不适时可手术切除。
4、脂肪粒
脂肪粒是皮肤角质和油脂堆积形成的白色小丘疹,与油脂分泌旺盛或护肤品使用不当有关。好发于眼周,可通过消毒针头挑除或激光治疗,日常需避免过度揉眼及使用油腻护肤品。
5、其他原因
眼睑肿瘤如基底细胞癌也可能表现为逐渐增大的疙瘩,常伴有毛细血管扩张或溃疡。需通过病理检查确诊,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过敏反应或昆虫叮咬也可能导致眼睑局部肿胀,需抗过敏治疗。
日常应注意眼部清洁,避免用手揉眼,化妆后彻底卸妆。饮食宜清淡,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若疙瘩持续增大、影响视力或伴随红肿热痛等症状,应及时到眼科就诊。热敷时温度不超过40℃,每次15分钟,每日2-3次可缓解多数良性肿块。儿童患者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是否频繁揉眼,及时剪短指甲防止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