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克罗恩和大肠克罗恩的区别
小肠克罗恩病和大肠克罗恩病的主要区别在于病变部位、症状表现及并发症风险。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可累及消化道的任何部位,但小肠和大肠的病变特点存在差异。
小肠克罗恩病主要累及回肠末端,典型症状包括脐周或右下腹疼痛、腹泻、体重下降及营养不良。由于小肠是营养吸收的主要场所,长期炎症可能导致维生素B12缺乏、贫血或低蛋白血症。肠梗阻和瘘管形成是小肠克罗恩病的常见并发症。
大肠克罗恩病病变多位于结肠和直肠,常见症状为血便、里急后重和排便次数增多。结肠病变易引发肛周脓肿、肛裂等局部并发症。与溃疡性结肠炎不同,大肠克罗恩病的炎症呈跳跃性分布,内镜下可见鹅卵石样改变和纵行溃疡。
无论病变部位如何,克罗恩病患者均需长期随访管理。建议采用低渣高蛋白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急性期可选用肠内营养支持,缓解期适当补充益生菌。定期进行肠镜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出现持续腹痛、发热或排便习惯改变时应及时就医。心理疏导和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