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子宫腺肌症怎么治疗
45岁子宫腺肌症可通过药物治疗、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动脉栓塞术、全子宫切除术等方式治疗。子宫腺肌症可能与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激素水平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进行性痛经、月经量增多等症状。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适用于症状较轻或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常用药物包括布洛芬缓释胶囊、氨甲环酸片、地诺孕素片等。布洛芬缓释胶囊可缓解痛经,氨甲环酸片有助于减少月经量,地诺孕素片可抑制子宫内膜增生。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长期使用,并定期评估疗效与副作用。
2、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通过局部释放孕激素抑制子宫内膜生长,可有效减轻痛经和月经量过多。该系统一次放置可维持5年疗效,适合无生育需求且子宫体积增大小于孕12周的患者。放置后可能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等副作用,多数在3-6个月内自行缓解。
3、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利用超声波精准消融病灶组织,具有无创、保留子宫的优点。该治疗适合病灶局限且子宫后壁厚度超过30毫米的患者。治疗后需配合药物巩固疗效,可能出现下腹隐痛、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短暂反应,通常1-2周内消失。
4、子宫动脉栓塞术
子宫动脉栓塞术通过阻断病灶血供使腺肌症组织萎缩,可显著改善痛经和月经过多。该手术适合药物治疗无效但希望保留子宫的患者。术后可能出现发热、恶心等栓塞后综合征,需配合抗生素预防感染。少数患者可能发生卵巢功能减退。
5、全子宫切除术
全子宫切除术是根治性治疗手段,适用于症状严重、无生育需求或合并其他子宫病变的患者。手术可通过腹腔镜或开腹途径完成,需根据子宫大小、盆腔粘连程度选择术式。术后需注意预防盆底功能障碍,必要时进行激素替代治疗。
子宫腺肌症患者日常应避免剧烈运动和精神紧张,经期注意保暖。饮食宜清淡,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铁剂预防贫血。定期妇科检查监测病情变化,若出现痛经加重或异常出血应及时就医。所有治疗方案均需由医生根据年龄、症状严重程度及生育需求综合评估后制定,不可自行调整用药或中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