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下肢动脉硬化症是什么
双下肢动脉硬化症是指下肢动脉因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的慢性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间歇性跛行、下肢发凉等症状。
双下肢动脉硬化症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在下肢的表现,与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密切相关。早期症状为行走后小腿肌肉酸痛,休息后可缓解,称为间歇性跛行。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静息痛、下肢皮肤苍白、温度降低,严重时导致足部溃疡或坏疽。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后,血管壁增厚、弹性下降,血流受阻,下肢组织长期处于缺血状态。吸烟、肥胖、缺乏运动等因素会加速病情发展。通过踝肱指数检测、血管超声或CT血管成像可明确诊断。
确诊双下肢动脉硬化症后需严格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戒烟并保持规律运动。饮食上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增加全谷物和蔬菜水果比例,避免久坐或长时间站立。注意下肢保暖,选择宽松鞋袜防止摩擦损伤,每日检查足部皮肤有无破损。若出现静息痛或伤口不愈,应立即就医评估血运情况,必要时考虑血管介入或旁路手术重建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