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怎样定义和分类的
高血压是指静息状态下动脉血压持续超过正常值的疾病,根据病因和血压水平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类。
1、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患者的绝大多数,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高盐饮食、肥胖、精神紧张等因素有关。这类高血压通常起病隐匿,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血压波动升高,随着病程进展可出现头痛、眩晕等症状。治疗需长期服用降压药物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同时配合低盐饮食和规律运动。
2、继发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由特定疾病引起,常见病因包括肾实质疾病、肾动脉狭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这类高血压往往起病较急,血压升高明显,可能伴随原发病的特异性症状如蛋白尿、低血钾等。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肾动脉狭窄患者可能需要血管介入治疗,同时配合使用盐酸贝那普利片等降压药物。
3、血压分级标准
根据血压升高程度可分为1级、2级和3级高血压。1级高血压指收缩压140-159mmHg或舒张压90-99mmHg;2级为收缩压160-179mmHg或舒张压100-109mmHg;3级则为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10mmHg。分级越高,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越大。
4、特殊类型高血压
包括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白大衣高血压、隐匿性高血压等。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多见于老年人,表现为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正常;白大衣高血压指诊室血压升高但家庭自测血压正常;隐匿性高血压则相反。这些特殊类型都需要个体化评估和治疗。
5、高血压危象
高血压危象是指血压急剧升高并伴有靶器官损害的表现,可分为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高血压急症需要立即静脉降压治疗,常见药物如硝酸甘油注射液;亚急症可在24-48小时内控制血压,可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等口服药物。
高血压患者应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适度运动,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定期监测血压并遵医嘱规范用药。同时要注意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天气变化时及时增减衣物,这些措施都有助于血压的长期稳定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