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就一定要吃降压药吗
高血压患者是否需要服用降压药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危险分层决定。对于轻度高血压且无并发症者,可能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控制血压;中重度高血压或合并靶器官损害者通常需长期规律服药。
部分新诊断的1级高血压患者,在医生评估后可能获得3-6个月的生活方式调整期。此时需严格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食盐,增加富含钾的蔬菜水果摄入,如香蕉、菠菜等。每周保持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控制体重指数在24以下,戒烟限酒并保证充足睡眠。通过动态血压监测评估效果,若3个月内血压未达标仍需启动药物治疗。
当收缩压持续超过160mmHg或合并糖尿病、冠心病等并发症时,药物干预不可替代。常用降压药包括钙通道阻滞剂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等。这些药物能有效保护心脑肾靶器官,预防脑卒中、心肌梗死等严重事件。擅自停药可能导致血压反弹,诱发高血压危象。患者应定期复诊,由医生根据血压控制情况调整用药方案。
高血压患者日常需保持低脂低盐饮食,推荐DASH饮食模式,每日摄入300-500克新鲜蔬菜,200-350克水果。每周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避免剧烈对抗性运动。学会自我监测血压并记录,注意测量前静坐5分钟,测量时保持袖带与心脏平齐。控制情绪波动,避免过度劳累,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者应进行针对性治疗。定期检查血脂、血糖等代谢指标,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眼底、心电图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