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鼻窦炎用什么药效果比较好

62724次浏览

鼻窦炎如果处于急性感染期,可使用抗生素治疗,也可以配合使用鼻内用减充血剂及鼻内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于慢性鼻窦炎,一般不使用抗生素,只通过其余两种药物改善症状。对于经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也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鼻窦所发生的炎症即鼻窦炎。鼻窦炎所引起的鼻塞、流鼻涕、嗅觉下降等症状对人们的生活可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一旦患上鼻窦炎,应及时治疗,避免病情加重。临床上对于鼻窦炎主要选择药物治疗,那鼻窦炎用什么药效果比较好呢?
  1、抗生素
  当鼻窦炎处于急性感染期时,可足量、足疗程使用抗生素治疗。临床常用抗生素主要是青霉素类抗生素及头孢类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等。也可以取分泌物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试验的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如果有厌氧菌感染的,可以服用甲硝唑、替硝唑治疗。
  2、鼻内用减充血剂
  鼻窦炎可引起鼻塞、流脓鼻涕的症状,可以使用鼻内用的减充血剂治疗,可以促进鼻腔通气和引流。但鼻内用减充血剂在使用时要严格掌握好时间,使用时间不宜超过7天。
  3、鼻内用糖皮质激素
  鼻内用的糖皮质激素主要是指鼻喷雾剂,这也是临床常用的药物,可选择糠酸莫米松或丙酸氟替卡松,这类药物的安全性与耐受性都比较好,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很低。鼻内用糖皮质激素还可以用于术前的治疗,可减轻鼻窦炎的症状,减少术中出血,也有助于预防术后复发。

相关推荐

鼻窦炎需不需要手术治疗
对于慢性鼻窦炎,持续药物治疗效果不好,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但是对于鼻窦炎来说,首选进行药物治疗一般都可以获得比较好的疗效,从而不需要手术。而慢性鼻窦炎,通常一开始也可以先用药物治疗,如果药物治疗效果良好,能够逐渐缓解,也就可以避免手术。但如果慢性鼻窦炎经过适当、规范、标准的药物治疗,效果持续仍然不好的话,必要时可以通过正常的手术治疗来进一步的改善治疗效果。急性鼻窦炎通常治疗可以用鼻腔生理性海水,或者鼻腔生理性海水做鼻腔冲洗,每天冲洗1-2次,每次每个鼻孔可以冲洗200ml以上,然后在冲洗间隔15分钟后,用鼻喷激素喷鼻,比如糠酸莫米松或者氟替卡松。一般连续治疗2-4周,就可以获得比较好的疗效。而慢性鼻窦炎除了可以使用鼻腔冲洗和鼻喷激素之外,对于细菌性感染导致的细菌性鼻窦炎,要考虑使用抗生素治疗,比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一般急性细菌性鼻窦炎可以治疗10-14天,慢性细菌性鼻窦炎可以至少治疗3周,一般就可以取得比较好的疗效。对于慢性鼻窦炎,还可以适当的考虑口服激素,加上一般就可以获得更好的药物,保持治疗效果。
语音时长 01:26

2021-06-25

94313次收听

鼻窦炎打头孢管用吗
鼻窦炎分为急性鼻窦炎和慢性鼻窦炎,病毒性鼻窦炎或者细菌性鼻窦炎。只有细菌性鼻窦炎才需要使用头孢等这一类的抗生素,而对于病毒性的鼻窦炎是不需要使用头孢等抗生素的。一般也不需要输液,除非口服抗生素治疗效果不好的话,再考虑输液抗生素。鼻窦炎的治疗通常可以使用鼻腔冲洗性海水做鼻腔冲洗,然后可以使用鼻喷激素喷鼻。如果持续地流脓性鼻涕超过10天以上,可以考虑使用抗生素治疗,比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如果流脓性鼻涕在10天之内逐渐缓解了,就说明不是细菌感染导致,就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包括头孢,一般口服抗生素就够了。除非口服抗生素治疗3~5天之后,症状仍然不缓解,症状仍然加重的话,可以考虑静脉输液抗生素。如果鼻窦炎导致了眼眶内以及颅内的并发症的话,也就是说病变加重的话,可以考虑静脉输液抗生素以达到更快更好的治疗疗效。但一般来说,对于单纯的鼻窦炎来说,一般口服抗生素就可以。如果鼻窦炎持续反复复发,药物治疗效果不好,还可以考虑进一步的手术治疗,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语音时长 01:29

2021-06-25

96432次收听

01:57
鼻窦炎会引起眼眶疼吗
鼻窦炎,特别是急性鼻窦炎,多数会引起眼眶周围的疼痛。因为鼻窦位于眼眶的周围,比如上颌窦,筛窦位于眼眶的内上方,额窦位于眼眶的上方,蝶窦位于眼眶的后面。不管哪个窦发炎,除了累及到鼻窦之外,也会累及到眼眶。比如上颌窦炎有大量的脓性分泌物刺激到上颌窦,就会引起眼眶下面的疼痛,用手压着疼痛会更明显。特别是筛窦和额窦位于眼眶的内上方,又挨得非常近,筛窦和额窦的炎症也会引起眼眶的内上方,甚至后方会有疼痛的感觉。所以,不管是哪个鼻窦发炎,是急性还是慢性的鼻窦炎,都会引起眼眶周围的疼痛。
复方头孢克洛干混悬剂能治疗鼻窦炎吗
复方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可用于治疗鼻窦炎,且有很好的效果。除鼻窦炎,还可以治疗咽炎、扁桃体炎、肺炎等疾病。在使用该药物时要注意它的禁忌事项,避免引起不良反应。
鼻窦炎巨大危害性的具体表现
鼻窦炎巨大危害性的具体表现?严重的空气污染,给鼻子增加了很大的负担,长期受粉尘等污染物的刺激,容易引起鼻子发生病变,导致鼻窦炎,那么,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鼻窦炎巨大危害性?
患有鼻窦炎会有哪些危害
患有鼻窦炎会有哪些危害?鼻窦炎拥有众多的患者,但是在人们一般的观念里,对鼻窦炎的治疗却是忽视的,因为他们认为鼻窦炎算不上什么大病,从而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导致了十分严重的后果,下面为大家普及下患有鼻窦炎会造成什么危害。
鼻窦炎会遗传给下一代吗
鼻窦炎会遗传给下一代吗?鼻窦炎困扰患者,很多备孕的年轻人,都会关心鼻窦炎是否遗传这个问题,都不希望自己的宝宝一出生就有遗传病,那么,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鼻窦炎会遗传给下一代吗?
鼻窦炎能自愈吗
鼻窦炎自愈率很低,只有少数患者体质好,病情较轻,调理后有可能自愈;但大多数患者需要积极应用药物或手术治疗,才能治愈疾病。
鼻窦炎手术并发症有什么
鼻窦炎手术并发症主要包括眼眶内损伤,包括眶内血肿、眶内肌肉损伤以及视神经损伤;损伤蝶窦外侧壁的颈内动脉导致致命性大出血等。鼻窦炎手术最常见且最严重的一个并发症,是导致眼眶内损伤,包括眶内血肿、眶内肌肉损伤以及视神经损伤。可表现为眼睑青紫、淤血、肿胀、眼球活动障碍,出现复视、视力下降,甚至失明。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在鼻窦炎手术中,损伤了和眼眶相隔的眶纸板,以及视神经管,而导致眶内以及视神经的损伤出现后果。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可以导致失明等严重后果。因此鼻窦炎手术最主要的注意事项,是尽量避免损伤眶纸板以及视神经管。鼻窦炎还有比较严重的并发症,特别是在蝶窦炎时,可能损伤蝶窦外侧壁的颈内动脉。这种情况虽然相对少见,但一旦损伤,可以导致致命性大出血,甚至可能患者在当时就有生命危险,因此这方面也要严格注意。鼻窦炎的主要风险是手术治疗不彻底,而有鼻窦炎或鼻息肉复发的情况。如果手术成功,经过术后定期换药、鼻腔冲洗以及鼻腔喷药,是可以达到治愈目的,手术效果良好。
语音时长 02:00

2020-02-26

55680次收听

02:32
鼻窦炎的注意事项
患者在鼻窦炎上的注意事项有:避免使劲擤鼻涕,鼻窦炎治疗,鼻窦炎常用药物,细菌感染,复发的问题。一、要注意尽量避免使劲擤鼻涕。使劲擤鼻涕,有可能使鼻腔、鼻窦内的感染物通过咽鼓管而感染到中耳腔,从而导致中耳炎。二、鼻窦炎治疗,可以用鼻腔生理性海水做鼻腔冲洗,将鼻涕冲洗干净以后,可以减少细菌、病毒以及过敏原与鼻腔、鼻窦黏膜的接触。三、鼻窦炎常用药物包括鼻喷激素,可以使鼻窦、鼻腔黏膜肿胀尽快消退,从而使窦口开放,使鼻窦内的分泌物尽快得到引流。四、怀疑细菌感染,患者要使用敏感、有效以及足量足疗程的抗生素来治疗。五、有鼻窦炎或鼻息肉复发的问题,可以考虑口服糖皮质激素。
02:37
鼻窦炎和鼻炎区别
鼻窦炎是发生在鼻窦的炎症。鼻炎是发生在鼻腔的炎症,包括鼻窦炎。鼻炎是好发于鼻腔的急慢性炎症以及一系列鼻炎的统称,包括急性鼻炎、慢性单纯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等。鼻窦炎是指发生于鼻窦的一些炎症,常见的是急性鼻窦炎、慢性鼻窦炎、真菌性鼻窦炎。无论是鼻炎或者鼻窦炎,它包含的概念都不是单一的疾病,是包含多个疾病在内。要区别两者,首先要明确具体的疾病,辨明炎症具体的位置加以区别。另外,鼻窦炎和鼻炎可以同时存在。所以,要鉴别鼻窦炎和鼻炎的位置需要到医院明确诊断。
鼻窦炎怎么治疗
鼻窦炎有急性鼻窦炎和慢性鼻窦炎两种。急性鼻窦炎是一种急性炎症,往往伴随化脓情况。临床一般口服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如果有感染情况的,遵医嘱采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在药物选择上,可以选择罗红霉素、头孢等药物。还可以选择一些清热解毒的中成药物,如蒲地蓝口服液等。慢性鼻窦炎和急性鼻窦炎反复发作有关,比急性鼻窦炎治疗困难一些,属于慢性疾病,有反复发作性。临床上可以选择一些黏膜促排剂,帮助缓解鼻塞,对鼻涕进行引流。情况严重一些的患者,可以选择静脉滴注治疗或者雾化治疗。药物治疗没有明显效果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疗法,如鼻内筛窦切除术,鼻外筛窦切除术等。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对缓解鼻塞也有帮助。出门注意防护,远离粉尘污染区。
语音时长 01:30

2019-12-17

57628次收听

儿童鼻窦炎会自己痊愈吗
理论上,鼻窦炎有机会自愈,但由于小儿的鼻腔黏膜组织比较疏松,在经过感染之后,容易诱发黏膜肿胀,继而导致鼻窦炎且容易诱发邻近器官的并发症,所以,儿童患了鼻窦炎之后,应该积极治疗。
语音时长 01:03

2018-09-30

60139次收听

01:18
鼻窦炎是怎样引起的
鼻窦炎通常继发于上呼吸道的感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感冒。当鼻腔在受到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犯时,会出现鼻腔和窦口黏膜的肿胀,从而引起感染,就会产生鼻窦炎。因长期不能去除,使得鼻腔和鼻窦的炎症迁延不愈,形成慢性鼻窦炎。
01:35
鼻窦炎会不会癌变
普通的鼻窦炎不会发生癌变,慢性炎症患者可以长达几十年,只有很少的病例中会出现特异性的感染,诱发鼻腔或鼻窦的恶性肿瘤,曾有患者长期受到鼻腔EB病毒的感染,没有及时清除,引发了恶性淋巴瘤。建议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