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洞发炎后是什么样子的
耳洞发炎主要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渗液或脓性分泌物,严重时可伴随发热或淋巴结肿大。常见原因包括细菌感染、金属过敏、护理不当等。
1、红肿热痛
耳洞周围皮肤出现明显红肿,触摸有温热感和压痛,可能伴随跳痛感。炎症初期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需用碘伏消毒并避免挤压。若红肿持续扩大,可能发展为蜂窝织炎。
2、异常分泌物
发炎耳洞会渗出透明或黄白色液体,严重时形成脓性分泌物,干燥后结痂。铜制耳钉易引发绿脓杆菌感染,导致绿色分泌物。建议更换医用钛钢耳钉,并用生理盐水冲洗。
3、皮肤溃烂
长期未处理的炎症可导致耳洞周围皮肤糜烂、溃疡,创面呈暗红色伴坏死组织。可能与链球菌感染有关,需清除坏死组织后涂抹莫匹罗星软膏。
4、硬结增生
反复发炎可能形成质地坚硬的瘢痕疙瘩,呈肉红色隆起。瘢痕体质者更易发生,可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抑制增生。
5、全身症状
严重感染时可出现低热、乏力,耳垂下方淋巴结肿痛。提示感染扩散,需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等抗生素治疗。
耳洞发炎期间应保持局部干燥,每日用无菌棉签蘸取医用酒精或氯己定溶液消毒2次,避免游泳、泡温泉等接触污水的活动。恢复期选择纯金或医用钢材质耳钉,佩戴前用红霉素软膏润滑耳针。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C促进伤口愈合。若3日内症状未缓解或出现发热,须及时就医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