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骨折痛怎么办
小孩骨折痛可通过固定制动、冷敷镇痛、药物止痛、营养支持和心理安抚等方式缓解。骨折通常由外伤、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等因素引起。
1、固定制动
使用夹板或支具固定骨折部位,避免移动造成二次损伤。上肢骨折可用三角巾悬吊,下肢骨折需保持患肢抬高。固定后每2小时检查肢体末梢血液循环,若出现皮肤苍白或麻木需立即调整松紧度。
2、冷敷镇痛
伤后48小时内用冰袋包裹毛巾冷敷患处,每次15-20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低温能收缩血管减轻肿胀,降低局部痛觉神经敏感度。禁止直接将冰块接触皮肤,防止冻伤。
3、药物止痛
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儿童专用镇痛药。严重疼痛可短期使用曲马多缓释片,但需严格监控呼吸抑制等副作用。禁止自行使用成人镇痛药物。
4、营养支持
增加牛奶、奶酪等钙质食物促进骨骼愈合,补充维生素D滴剂帮助钙吸收。适量摄入牛肉、鸡蛋等优质蛋白,保证胶原蛋白合成原料。骨折初期可服用碳酸钙D3颗粒等营养补充剂。
5、心理安抚
通过讲故事、玩玩具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焦虑。家长需保持镇定避免情绪传染,用简单语言解释治疗过程。学龄儿童可参与康复决策,如选择支具颜色等增强控制感。
骨折恢复期需保持均衡饮食,每日补充500ml牛奶或等量乳制品,适量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康复阶段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渐进式功能锻炼,初期以被动关节活动为主,逐渐过渡到主动运动。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形成情况,避免过早负重导致畸形愈合。注意观察患肢皮肤温度、颜色变化,发现异常肿胀或持续疼痛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