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禁灌肠的疾病是什么意思

关键词: #疾病
关键词: #疾病
严禁灌肠的疾病是指存在特定病理状态下禁止实施灌肠操作的疾病类型,主要包括肠穿孔、急性腹膜炎、严重肠道出血、肠梗阻、近期肠道手术后等。
肠穿孔患者严禁灌肠是由于肠道壁完整性已被破坏,灌肠液可能通过穿孔处进入腹腔,导致感染扩散或化学性腹膜炎。急性腹膜炎患者腹腔内存在严重炎症反应,灌肠操作可能加剧腹膜刺激症状,甚至诱发感染性休克。严重肠道出血患者灌肠可能干扰出血点凝血过程,增加失血量,同时高压水流可能冲脱血痂导致二次出血。完全性肠梗阻患者肠道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过,灌肠会增加肠腔内压力,可能诱发肠管破裂。近期接受肠道手术的患者吻合口尚未完全愈合,灌肠可能造成吻合口瘘或撕裂。
除上述绝对禁忌症外,部分相对禁忌症也需谨慎评估灌肠风险。如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灌肠可能因迷走神经反射引发心律失常,晚期妊娠妇女可能诱发宫缩,痔疮急性发作期可能加重黏膜损伤。对于这些情况需由医生综合评估患者状态、操作必要性和替代方案后决定。所有灌肠操作前都应详细询问病史并进行体格检查,排除禁忌症后方可实施。
存在灌肠禁忌的患者如需肠道准备,可考虑改用口服导泻剂或调整饮食方案。实施灌肠的医护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严格掌握适应症与禁忌症,操作时使用适宜温度的灌肠液,控制适当流速和压力。患者出现腹痛加剧、便血、心悸等异常反应时需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