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脑瘫的水针疗法

发布时间:2020-12-1024894次浏览

脑瘫的水针疗法如下:

(1)目的与作用。水针疗法是将中医学的整体观与西医学的局部疗法相结合,通过针刺、物理、化学、药理以及穴位开阖与传导等作用,对人体产生强烈刺激,从而恢复机体正常功能。

(2)适应症。神经系统疾病,脑损伤后遗症,如失语、智力低下、中枢性瘫痪、脑瘫等类型。

(3)穴位配伍原则。主要穴位分三组,哑门、肾俞、风池、足三里、大椎、内关。下肢瘫配伍穴有委中、解剪、后血海、急脉、脑清、跟平、悬中、昆仑、申脉等。上肢瘫配伍穴有肩井、肩三针、曲池、手三里、外关等穴。主治运动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智力低下。

(4)注射方法。选用麝香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维生素B1注射液与维生素B12注射液,每次选主要穴位一组,每穴注射0.5~1 毫升药液,三组主穴交替使用,配穴据病情每次选3~5 穴,每穴位注射药液0.5 毫升。

(5)疗程与疗效。隔日穴位注射一次,每注射10 次,休息10~15 天,30次为一疗程。与头针或体针联合应用,效果更佳。国内曾报道过用穴位注射治疗脑炎、毒痢后遗症,在脑性瘫痪的治疗中,在语言、智力、运动功能提高方面也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6)注意事项。局部常规消毒,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不宜在表皮区穴道上针刺注射,以免引起深部感染;严禁在关节腔内注射药物;严禁药物注入血管内;注射前必须定准穴位和阳性反应点;注射时针深刺达神经根、干时,如出现酸、麻、胀感,应稍退针,抽针无回血后再注射药物;初次注射药物宜少,注射胸背部穴位时,针宜浅,刺入时,针尖应斜向一侧,避免直刺而误入肺部,引起气胸,最好平进针;穴位注射时最好选用卧位为宜,深部注射时,必须考虑到该部位解剖组织和相邻脏器的安全;饭后、服药后、小儿过度疲劳及发热时不要施予穴位注射。

相关推荐

拇指内扣一定是脑瘫吗
拇指内扣是脑瘫的症状之一,但并不是所有的拇指内扣都一定是脑瘫。胎儿在母体内就是手握拳姿势,对于刚刚出生一个月的婴儿来讲,拇指内扣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这种生理现象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内扣的时间和程度逐渐减少,一般在出生后4个月内会有手持握反射,所以在这段时间内孩子偶尔拇指内扣是正常的。如果孩子经常持续握拳内扣拇指,或者到4~6个月内仍然没有好转,应该引起家长警惕,必要时到医院就诊。脑瘫病人拇指内扣通常表现为拇指,在弯曲时内收,手张开后拇指不能外展。
语音时长 01:02

2021-05-10

82483次收听

4个月头竖不稳是脑瘫吗
4个月头竖不稳并不一定是脑瘫,脑瘫并不能单纯的依靠头竖不稳进行判断。脑瘫主要是脑部神经受到外界因素刺激之后,所引发的一种脑损伤综合症,这种疾病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先天性的运动功能障碍以及智力低下,同时还会伴随有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以及癫痫疾病。婴儿在4个月左右的时候,如果出现了头竖不稳的现象,可能是存在有营养不良所引起的发育异常,并不能说明婴儿的身体存在有疾病,也不能完全的确诊脑瘫。想要完全的排除脑瘫,还需要到医院做进一步的脑CT检查,才可以明确诊断。
语音时长 01:02

2021-05-10

89388次收听

01:52
小孩脑发育不良导致的脑瘫能治好吗
小儿脑发育不良导致的脑瘫,肯定无法完全治好,因为脑瘫就是无法完全治愈的疾病。因为脑瘫是在生前或出生后一个月,即围产期非进行性的脑损伤,脑的损伤已经发生,产生后果,无法完全再恢复到正常水平。因为在产前还有生后一个月已经发生,无论是因脑发育不良所引起的或缺氧、感染引起的,都无法完全恢复,仅可使疾病发展减轻或得到缓解。若有脑发育不良,则更加无法治愈,因为脑发育不良都是先天性的,不可能后天再改善发育,所以是不能够治愈的。
脑瘫有什么明显症状
脑瘫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由于类型、受损部位的不同而表现各异,即使同一病人,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也不尽相同,那么脑瘫有什么明显症状呢?脑瘫临床表现比较复杂,但是小儿脑瘫一般都有以下四种表现,大家来看看了解一下。
请问脑瘫病能治好吗
请问脑瘫病能治好吗?相信这个问题是很多拥有脑瘫患儿家庭的一个共同的疑问,脑瘫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这种病对患者的影响非常大,轻时会影响活动,严重时甚至连走步都困难。那么脑瘫到底能治好吗?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脑瘫治疗注意事项
脑瘫治疗注意事项之中首要需要注意的是,要明确小孩脑瘫是一种可治的疾病,小孩脑瘫治疗关键是一定要做到早诊断和早治疗,家长及医护人员也要改变传统错误观点,不药悲观失望,怨天尤人,丢掉了治疗的信心,一定要驱散心理中的阴云,调节心态,积极配合医院进行早期干预措施。
老年人强直型脑瘫遗传吗
脑瘫是一种常见的中枢性的疾病,一般导致脑瘫的原因有很多种,但是遗传因素是比较少的,大部分的脑瘫是由于出现缺氧导致的,一般来说是由于后天原因导致的,先天性的病因不是特别多,检查确诊以后早期开展的康复是有利于患者的康复的,那么老年人强直型脑瘫遗传吗。
女性手足徐动型脑瘫诊断
相信每一个家人的心愿都是健康的成长,但是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疾病影响着患者的健康,脑瘫就是其中最为严重的一种,对患者身体的发育以及智力都会造成影响,所以为了大家的健康,我们就来看看女性手足徐动型脑瘫诊断方法吧。
轻度脑瘫的症状有哪些
轻度脑瘫的症状多数是在婴儿回家后数月由家人试图扶起站立时发现的。轻度脑瘫患儿可能因缺血缺氧性产伤等情况导致脑部功能低下,会表现为高度警觉状态,肢体和下颌颤抖,成为紧张不安的婴儿状态。之后由于生产期严重缺氧而导致长时间脑功能发育迟缓,患儿虽然肌张力正常,腱反射灵敏,但运动功能受损,可能出现偏瘫问题,有的会伴随失语,吐字不清症状。一部分病例还会以癫痫发作起病,发作后发现肢体无力的现象。家人试图服起时站立不稳,足下垂。并且常见双侧手足,徐动症,还可有舞蹈样动作,肌张力障碍,共济失调性震颤,肌阵挛和半身抽搐等问题。随着时间进展,存活的婴儿会留有智能发育迟滞,耳聋和肌张力减低,坐立困难,起立行走不能。
语音时长 01:34

2020-03-17

58805次收听

03:27
脑瘫儿并发症
脑瘫儿并发症有情绪异常、口、面、牙等功能的障碍、智力低下、癫痫发作、感知觉功能障碍、发育落后、免疫功能低下。具体症状如下:1、情绪异常:大多数小儿脑瘫都有情绪行为的异常,表现为好哭、任性、固执、孤僻、情感的脆弱,在手足徐动型是比较多见。2、口、面、牙等功能的障碍:患儿会出现吸吮无力,吞咽或者咀嚼困难,口唇闭合不佳,流口水,龋齿或者牙齿发育不全等,也以手足徐动型的患儿多见。3、智力低下:2/3以上的患儿会有智力低下,1/4会有重度的智力落后,痉挛型的四肢瘫以及强直性的小儿脑瘫的患儿智能是更差的。4、癫痫发作:癫痫也是脑瘫中并发症很危险的一种,严重时可危及生命。5、感知觉功能障碍:感知觉认知功能障碍。6、发育落后,营养不良。7、由于活动的受限,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等相关疾病。
如何确诊早产儿脑瘫
早产是脑损伤的高危因素。导致早产的因素常常有妊高症、高血糖、双胎或者外伤。这些是引起儿童脑损伤的高危因素。早产儿童在后期发育过程中要密切监测儿童听力、视力以及肌张力的发展情况。如果早产儿童在后期发育过程中出现了肌张力异常。例如在早期出现了明显的肌张力偏低的表现,随着生长发育逐渐出现肌张力偏高的表现,并且伴有四肢异常。例如出现剪刀步、角弓反张,这提示儿童存在早产脑瘫的可能性,经常出现异常的肌张力和异常的姿势也是判断早产儿脑瘫的症状。过分安静,主动运动少,哭声弱或多哭,容易受到惊吓也是判断早产儿脑瘫的征兆。
语音时长 01:08

2019-06-06

59179次收听

脑瘫和发育迟缓区别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伤残情况。脑瘫主要是因为出生前、出生时、出生后引起的一个非进行脑损伤。脑瘫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会出现中枢性的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伴或不伴有智力的异常。脑瘫的病程是静止的,给予康复训练以儿童运动会出现好转,但是不会出现倒退、发育迟缓。脑瘫的定位是指儿童的智力低于70分并且伴有社会功能异常。所以,首先脑瘫是指智力异常,可以伴有运动异常或者是不伴运动异常的。脑瘫的病因分为生物学因素和社会性的因素。生物性的因素里,包括出生前、出生时或出生后。脑瘫的病程随着年龄部分儿童会逐渐有所好转,但是部分儿童可能会出现一些倒退。例如遗传代谢性的疾病,在发展一段阶段后,儿童会逐渐出现一些智力、运动倒退的可能。
语音时长 01:38

2019-06-06

59005次收听

01:39
宝宝脑瘫的早期症状
脑瘫主要的临床表现是中枢性的瘫痪和智力异常,早期儿童的表现会出现肌张力偏高,如在仰卧位时,儿童表现为花状,在俯卧位时头不能抬起。随儿童的生长发育,儿童的肌张力逐渐会出现升高的表现,如儿童会出现剪刀步,会出现腱反射亢进,拇指内扣,提示脑瘫的可能性比较大。脑性瘫痪简称为脑瘫,脑瘫是小儿时期常见一种伤残情况。脑瘫主要是因为出生前、出生时、出生后的各种原因导致儿童非进行性脑损伤所造成。
01:55
脑瘫和发育迟缓的区别
脑瘫是小儿时期常见一种伤残情况,主要是因为出生前、出生时、出生后引起一个非进行脑损伤,发育迟缓是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速度放慢或是顺序异常等现象。脑瘫的主要表现为会出现中枢性的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伴或不伴有智力的异常。脑瘫的病程是静止的,给予康复训练以儿童运动会出现好转,但是不会出现倒退、发育迟缓。发育迟缓发病率在6%到8%之间,在正常的内外环境下儿童能够正常发育,一切不利于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均可不同程度地影响其发育,从而造成儿童的生长发育迟缓。
01:39
面瘫的治疗方法
面神经麻痹是常见的周围神经病之一,面瘫分为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中枢性面瘫最常见的原因是脑血管病引起,脑血管病引起的面瘫要给予病因治疗,即治疗脑血管病。周围性面瘫大多数是由病毒感染所致或由自身免疫异常所致。周围性面瘫主要是给予营养神经治疗,例如可以用维生素B1、B12肌注,让患者面神经的髓鞘得到修复;另外患者可能有面神经水肿,也可以给予一些激素治疗,减轻面神经的水肿;如果与病毒感染有关系,也可以少量、短时间给予抗病毒治疗;此外中医的针灸、理疗也有一定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