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伤青了是怎么回事
扭伤后皮肤发青可能由皮下出血、软组织损伤、毛细血管破裂、凝血功能障碍、骨折等因素引起,可通过冷热敷交替、药物消肿、制动休息、物理治疗、手术修复等方式缓解。
1、皮下出血
外力作用导致皮下血管破裂,血液渗入组织间隙形成淤青。常见于踝关节或腕关节扭伤,伴随局部肿胀和压痛。急性期可冰敷减少出血,48小时后热敷促进吸收。遵医嘱使用云南白药气雾剂、活血止痛胶囊、跌打万花油等药物。
2、软组织损伤
韧带或肌肉纤维撕裂引发炎性渗出,血红蛋白分解后产生青紫色。多发于运动时急转动作,可能伴有活动受限。需弹性绷带加压包扎,配合超声波治疗。可选用双氯芬酸钠凝胶、氟比洛芬贴膏、三七伤药片等抗炎镇痛。
3、毛细血管破裂
微小血管网受牵拉损伤,常见皮肤菲薄部位如手背、脚背。淤青范围较小但颜色深,按压褪色。建议抬高患肢减少充血,维生素K软膏局部涂抹。存在凝血异常时需排查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
4、凝血功能障碍
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会加重淤青程度,可能伴有牙龈出血症状。需检测凝血四项,必要时输注凝血酶原复合物。避免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等抗凝药物,可口服血宁糖浆辅助治疗。
5、隐匿性骨折
骨小梁断裂未移位时,淤青可能为唯一表现。X线检查可确诊,常见于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需石膏固定4-6周,配合接骨七厘片、伤科接骨片等促进愈合。严重移位需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扭伤后72小时内禁止揉搓患处,避免加重出血。恢复期可进行踝泵运动促进淋巴回流,补充维生素C增强毛细血管韧性。若淤青持续扩大或伴随剧烈疼痛、皮肤麻木,需排除骨筋膜室综合征等急症。糖尿病患者出现淤青应警惕血管病变,建议监测末梢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