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病严重吗
心脏瓣膜病的严重程度需根据具体类型和病情进展判断,部分轻度病变可能长期稳定,但重度病变可能导致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
心脏瓣膜病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轻微活动后气短或心悸,此时通过定期复查和药物干预可控制病情发展。常用药物包括利尿剂呋塞米片、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缓释片以及抗凝药华法林钠片,这些药物有助于减轻心脏负荷并预防血栓形成。随着病程进展,可能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表现,超声心动图检查若显示瓣膜狭窄或反流程度加重,需考虑介入治疗如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终末期患者由于心脏重构和肺动脉高压,可能需进行开胸瓣膜修复或置换手术,术后需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并监测INR值。
少数先天性瓣膜畸形患者可能在婴幼儿期即出现喂养困难、发育迟缓,需尽早手术干预。感染性心内膜炎导致的急性瓣膜穿孔属于急危重症,需紧急使用注射用青霉素钠联合外科清创。风湿热引起的瓣膜损害往往呈进行性加重,即使急性期症状缓解仍需预防性肌注苄星青霉素。部分老年退行性瓣膜钙化虽进展缓慢,但合并冠心病时猝死风险显著增加,这类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并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
心脏瓣膜病患者应保持低盐饮食并限制每日饮水量,避免增加心脏负担。适度进行散步等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但运动强度以不引起明显气促为宜。需严格遵医嘱服药并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出现新发胸痛或呼吸困难加重时应立即就医。冬季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进行牙科操作前应告知医生病情以评估抗生素预防需求。保持情绪平稳对控制病情同样重要,可通过冥想等方式缓解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