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肾病可以治好吗
缺血性肾病通过规范治疗通常可以控制病情进展,部分早期患者可能实现临床治愈。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控制基础疾病、改善肾脏血流、药物干预及必要时血运重建手术。
缺血性肾病的治疗效果与血管狭窄程度、肾功能损伤阶段密切相关。肾动脉狭窄程度较轻时,通过降压药联合他汀类药物可稳定斑块,常用氨氯地平片调节血压,阿托伐他汀钙片延缓动脉硬化。伴随高血压或糖尿病者需同步控制血糖血脂,减少血管内皮损伤。若出现肾动脉主干严重狭窄,经皮肾动脉支架植入术能恢复血流,术后配合氯沙坦钾片减轻血管痉挛。肾功能已受损者需限制蛋白质摄入,采用低盐优质蛋白饮食,必要时联用尿毒清颗粒延缓肾功能恶化。少数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需谨慎使用利尿剂,避免加重肾脏灌注不足。
当缺血性肾病进展至终末期,肾脏出现不可逆纤维化时,治疗目标转为延缓尿毒症进展,此时透析或肾移植成为最终选择。合并双侧肾动脉闭塞、急性肾梗死者预后较差,即使血运重建也难以逆转肾功能。高龄、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肾脏微循环广泛受损后疗效受限。这类患者需定期监测肌酐清除率,通过肾复康胶囊等中成药辅助调理。
缺血性肾病患者需严格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适度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以改善血液循环。戒烟并控制体重,定期监测血压、尿蛋白及肾功能指标。出现水肿或尿量减少时及时复查肾动脉超声,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肾毒性药物。冬季注意保暖防止血管收缩,合并高血压者需保持情绪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