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有结石做什么检查

关键词: #结石
关键词: #结石
胆管结石可通过腹部超声、磁共振胰胆管造影、CT检查、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等方式确诊。胆管结石可能与胆道感染、胆汁淤积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腹痛、黄疸等症状。
腹部超声是诊断胆管结石的首选检查方法,具有无创、便捷的特点。超声可清晰显示肝内外胆管扩张情况,直接观察到结石的位置和大小。对于肝外胆管结石的检出率较高,但对肝内胆管小结石或胆总管下段结石可能受肠道气体干扰而漏诊。检查前需空腹8小时以上以提高图像质量。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能三维立体显示胆管系统全貌,对胆管结石的诊断准确率超过90%。该检查无需注射造影剂即可清晰显示胆管解剖结构,特别适用于碘造影剂过敏或肾功能不全患者。可同时评估胆管狭窄、扩张等继发改变,但体内有金属植入物者禁用。
CT检查能多平面重建胆管系统,对钙化结石的敏感性较高。增强CT可鉴别结石与肿瘤,评估胆管壁增厚程度及周围组织侵犯情况。对于肥胖或肠气过多导致超声检查困难的患者,CT可作为补充手段。但CT对纯胆固醇结石的检出率较低,且存在辐射暴露风险。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兼具诊断和治疗价值,能直接观察十二指肠乳头并取石。该检查可明确结石数量、位置及胆管狭窄程度,同时进行乳头切开取石等操作。但属于侵入性检查,可能诱发胰腺炎、出血等并发症,术后需禁食观察。
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适用于肝内胆管结石或ERCP失败病例,通过穿刺肝内胆管注入造影剂显影。该检查能清晰显示梗阻部位胆管树形态,为后续引流或手术提供依据。但存在胆汁漏、出血等风险,通常需在超声或CT引导下进行。
确诊胆管结石后应限制高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诱发胆绞痛。每日保持适量饮水有助于胆汁稀释,规律进食可促进胆囊排空。若出现持续性腹痛、发热或皮肤巩膜黄染加重,须立即就医。根据结石大小和位置,医生可能建议药物溶石、内镜取石或手术治疗,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并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