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脏病应注意什么
慢性心脏病患者需注意长期规范用药、定期监测指标、控制危险因素、调整生活方式及预防急性发作。主要干预措施包括遵医嘱服药、限制钠盐摄入、适度运动、戒烟限酒和心理调节。
1、规范用药
慢性心脏病患者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调节血脂的阿托伐他汀钙片、控制心率的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不可擅自增减药量,出现牙龈出血、肌肉酸痛等不良反应时需及时复诊调整方案。
2、指标监测
每周测量血压2-3次并记录,保持低于140/90mmHg。每3个月检查血脂四项,低密度脂蛋白需控制在1.8mmol/L以下。糖尿病患者需监测糖化血红蛋白,维持7%以下水平。
3、风险控制
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BMI需维持在18.5-23.9之间,腰围男性不超过90cm、女性不超过85cm。合并高血压者需将血压稳定在130/80mmHg以下。
4、运动管理
选择快走、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每周5次每次30分钟,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范围内。心功能III级患者建议在监护下进行床边坐位训练,避免屏气用力动作。
5、应急准备
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胸痛持续15分钟不缓解需立即就医。冬季注意保暖防感冒,接种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建立紧急联系人卡片,注明病史和用药信息。
慢性心脏病患者应建立规律作息,保证7-8小时睡眠,午休不超过1小时。饮食采用地中海模式,每日摄入300克蔬菜、200克水果、50克坚果。可进行正念冥想缓解焦虑,家属需学习心肺复苏技能。每半年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下肢水肿加重等心功能恶化表现时须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