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有什么症状和表现
心肌缺血的症状和表现主要有胸闷胸痛、心悸气短、乏力头晕、恶心呕吐、肩背放射痛等。心肌缺血通常由冠状动脉狭窄、痉挛或栓塞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引起,可能发展为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1、胸闷胸痛
心肌缺血最常见的症状是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或闷胀感,疼痛常位于胸骨后或左胸部,可能持续数分钟至十余分钟。疼痛多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诱发,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这种胸痛可能伴随紧缩感或压迫感,严重时患者会有濒死感。
2、心悸气短
心肌缺血会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患者可能出现心跳加快、心律不齐等心悸症状,同时伴随活动后呼吸困难。轻微活动如上楼梯、快步走时即可诱发气促,平卧时可能加重,坐起后稍缓解。部分患者夜间可能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
3、乏力头晕
由于心脏供血不足导致全身器官灌注减少,患者常感到异常疲劳、四肢无力,轻微活动即感疲倦。脑部供血不足时会出现头晕目眩,严重时可能发生短暂意识丧失。这些症状在清晨或饱餐后更为明显。
4、恶心呕吐
心肌缺血刺激迷走神经反射,可能引起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等。这些症状容易被误认为消化道疾病,尤其在下壁心肌缺血时更为常见。部分患者可能伴随冷汗、面色苍白等自主神经症状。
5、肩背放射痛
心肌缺血引起的疼痛可能向左肩、左臂内侧、背部、下颌或上腹部放射,这种牵涉痛容易被误认为骨关节疾病或牙痛。疼痛性质多为钝痛或酸痛,按压疼痛部位不会加重症状,这点可与肌肉骨骼疼痛相鉴别。
心肌缺血患者应注意低盐低脂饮食,控制体重,戒烟限酒,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保持规律作息,监测血压血糖血脂。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调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以及改善心肌供血的药物如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若出现持续胸痛不缓解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