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蛋白尿的症状及危害是什么

1948次浏览

蛋白尿的症状可能包括尿液泡沫增多、尿量减少、水肿等,长期未治疗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高血压、营养不良等危害。蛋白尿通常由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引起。

1、尿液泡沫增多

蛋白尿患者排尿时可能出现尿液表面漂浮大量细小泡沫,且泡沫不易消散。这种情况通常与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升高有关,蛋白质改变了尿液表面张力。肾小球肾炎或糖尿病肾病可能导致此类症状,需通过尿常规检查确诊。若发现尿液泡沫持续存在,建议及时就医排查肾脏疾病。

2、尿量减少

蛋白尿伴随尿量减少可能提示肾功能受损。肾脏滤过功能下降时,体内水分和代谢废物排出受阻,导致尿量减少。这种情况常见于慢性肾病进展期,患者可能同时出现口渴、乏力等症状。监测24小时尿量有助于评估肾功能,尿量持续低于400毫升需紧急就医。

3、水肿

蛋白尿引起的水肿多出现在眼睑、面部和下肢,晨起时较为明显。大量蛋白质从尿液中丢失会导致血浆白蛋白降低,引发组织间隙水分积聚。肾病综合征患者可能出现严重全身水肿,伴有体重快速增加。限制钠盐摄入和使用利尿剂可暂时缓解症状,但需针对原发病治疗。

4、肾功能损害

长期蛋白尿未控制可能逐渐损害肾功能,最终导致慢性肾衰竭。蛋白质持续漏出会加速肾小球硬化,破坏肾脏滤过结构。患者可能出现血肌酐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等指标异常。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早期干预可延缓疾病进展。

5、高血压

蛋白尿与高血压常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肾脏受损后水钠潴留和肾素分泌增加可引发高血压,而高血压又会加重肾小球损伤。患者可能出现头痛、眩晕等症状,需同时控制血压和蛋白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具有双重保护作用。

发现蛋白尿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完善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功能等评估。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控制血压血糖在理想范围,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定期复查尿蛋白和肾功能指标,遵医嘱规范治疗原发疾病。适当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保持规律作息和良好心态。

相关推荐

荨麻疹可以打针治疗吗
荨麻疹一般可以通过打针治疗,但具体是否需要打针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风团、瘙痒等症状,可能与食物过敏、药物过敏、感染等因素有关。
宝宝积食拉肚子发烧怎么办
宝宝积食拉肚子发烧可通过调整饮食、腹部按摩、补充水分、物理降温、遵医嘱用药等方式治疗。积食通常由喂养不当、胃肠功能紊乱、肠道感染、食物过敏、乳糖不耐受等原因引起。
胶囊卡到喉咙里咽不下去怎么办
胶囊卡到喉咙里咽不下去可通过调整姿势、饮用温水、刺激呕吐反射、使用食物辅助吞咽、就医处理等方式缓解。这种情况通常由吞咽技巧不当、胶囊黏附黏膜、咽喉肌肉协调障碍、食管狭窄、神经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
肺间质是什么
肺间质是肺部支持性结构的总称,主要由肺泡壁、毛细血管周围结缔组织及淋巴管等组成,具有维持肺形态和气体交换功能的作用。
长期便秘了怎么办
长期便秘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建立排便习惯、药物治疗、心理疏导等方式改善。长期便秘通常由膳食纤维摄入不足、缺乏运动、肠道功能紊乱、药物副作用、精神压力大等原因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