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热的10大表现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典型表现包括突发高热、关节剧痛、皮疹等。主要症状有突发高热、严重关节痛、特征性皮疹、头痛、肌肉痛、疲劳、恶心呕吐、结膜炎、淋巴结肿大及出血倾向。
1、突发高热
患者通常在感染后2-4天突然出现39℃以上高热,持续3-7天。发热期常伴有寒战、面色潮红等全身症状,体温曲线多呈鞍型,即发热2-3天后短暂缓解,随后再次升高。
2、严重关节痛
约70-90%患者会出现剧烈关节疼痛,多累及手腕、手指、踝关节等小关节。疼痛呈对称性,活动时加重,可能持续数周至数月。部分患者会发展为慢性关节炎。
3、特征性皮疹
发病后2-5天出现斑丘疹,先见于躯干,后蔓延至四肢和面部。皮疹呈粉红色,压之褪色,可能伴有瘙痒。约50%患者会出现此症状,通常持续3-5天自行消退。
4、头痛
多数患者伴有持续性剧烈头痛,部位多在前额或眼眶周围。头痛程度与发热相关,可能伴随畏光、眼球转动痛等表现,提示病毒已影响中枢神经系统。
5、肌肉痛
全身肌肉酸痛明显,尤以腰背部、四肢近端肌肉为著。肌肉痛与关节痛并存,导致患者活动受限,严重时可能出现肌酶轻度升高。
出现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排查。日常需做好防蚊措施,发病期间保持充足休息,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关节症状明显者可进行物理治疗,慢性期需避免关节过度负重。孕妇、婴幼儿及老年人感染后易出现重症,需特别关注神经系统症状和出血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