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耳聋病因及治疗
突发性耳聋可能由内耳微循环障碍、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异常、内耳膜迷路破裂、听神经瘤等因素引起,可通过糖皮质激素治疗、改善微循环药物、抗病毒治疗、高压氧治疗、鼓室注射等方式干预。
1、内耳微循环障碍
内耳血管痉挛或血栓形成会导致耳蜗供血不足,表现为单侧听力骤降伴耳鸣眩晕。急性期需使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改善血流,联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患者应避免熬夜及高盐饮食,监测血压血糖。
2、病毒感染
腮腺炎病毒或疱疹病毒侵袭听神经时,可能引发耳蜗毛细胞损伤。临床可见耳闷胀感及低频听力下降,早期使用更昔洛韦注射液抗病毒,配合泼尼松片减轻炎症反应。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3、自身免疫异常
免疫系统错误攻击内耳组织时,需通过血清抗体检测确诊。表现为波动性听力损失,采用环磷酰胺片免疫抑制治疗,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控制病情。此类患者常合并类风湿关节炎等免疫疾病。
4、内耳膜迷路破裂
外力撞击或气压骤变可能导致内淋巴液泄漏,突发眩晕伴耳聋。确诊需行颞骨CT,急性期绝对卧床并使用甘露醇注射液脱水,后期可行鼓室探查修补术。患者需避免剧烈运动及潜水。
5、听神经瘤
桥小脑角区肿瘤压迫听神经时,表现为渐进性听力下降伴面部麻木。头部MRI可明确诊断,小型肿瘤采用伽玛刀治疗,较大肿瘤需行乙状窦后入路切除术。术后需定期复查听力及面神经功能。
突发性耳聋患者应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接触噪音环境,饮食上限制每日钠盐不超过5克,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及镁元素。恢复期可进行耳周穴位刺激及听觉训练,三个月内禁止乘坐飞机或参与剧烈运动。若出现头晕加重或听力再次下降,应立即复查纯音测听及耳声发射检查。建议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睡眠时间保证7小时以上,有助于内耳微循环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