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窘迫是什么意思
呼吸窘迫是指因多种原因导致呼吸功能异常,出现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加快等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常见原因包括肺部疾病、心脏疾病、贫血等。
呼吸窘迫主要表现为呼吸费力、气促、呼吸频率增快,严重时可出现口唇发绀、鼻翼扇动、三凹征等。轻度呼吸窘迫可能仅表现为活动后气短,休息后可缓解。中度呼吸窘迫在静息状态下也会出现呼吸困难,影响日常活动。重度呼吸窘迫会出现明显的呼吸窘迫症状,甚至导致呼吸衰竭。
引起呼吸窘迫的常见疾病包括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栓塞、心力衰竭、贫血等。肺炎患者除呼吸窘迫外,还常伴有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多为长期吸烟者,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吸困难多为发作性,可闻及哮鸣音。肺栓塞患者常突然出现呼吸困难,伴有胸痛、咯血。心力衰竭患者呼吸困难多在夜间加重,可伴有下肢水肿。
出现呼吸窘迫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明确病因。治疗上主要是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肺炎患者需抗感染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需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心力衰竭患者需利尿、强心等治疗。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吸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锻炼增强体质,有基础疾病者应规律用药,定期复查。如出现呼吸窘迫症状加重,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