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手术后肠粘连症状
阑尾手术后肠粘连可能出现腹痛、腹胀、排便异常等症状。肠粘连通常由手术创伤、炎症反应、组织修复异常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胃肠减压、药物治疗、腹腔镜松解术等方式干预。
1、腹痛
腹痛是肠粘连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持续性或阵发性钝痛,多位于手术切口周围或下腹部。疼痛可能因肠道蠕动或体位改变加重,严重时可伴随恶心呕吐。轻度粘连可通过热敷缓解,反复发作需使用消旋山莨菪碱片、颠茄片等解痉药物,顽固性疼痛可能需行腹腔镜粘连松解术。
2、腹胀
腹胀因肠道内容物通过受阻导致,可见腹部膨隆、叩诊鼓音明显,可能伴随肠鸣音减弱或亢进。早期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缓解,必要时使用多潘立酮片、西沙必利片等促胃肠动力药。若出现停止排气排便需警惕肠梗阻,需急诊处理。
3、排便异常
肠粘连可能引起便秘或腹泻,便秘因肠道通过时间延长导致,可短期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4000散等缓泻剂。腹泻多因肠道菌群失调或部分梗阻引起,需配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排便习惯持续改变需排除其他肠道疾病。
4、肠梗阻
完全性肠梗阻表现为剧烈腹痛、呕吐粪样物、肛门停止排气排便,腹部X线可见气液平面。需立即禁食并留置胃管减压,静脉补充水电解质,保守治疗无效时需行急诊手术松解粘连。部分性梗阻可尝试禁食后逐步恢复流质饮食。
5、营养不良
长期肠粘连影响营养吸收可能导致消瘦、贫血,需通过少食多餐、高蛋白流食补充营养,必要时静脉输注氨基酸注射液。合并低蛋白血症可口服复方氨基酸胶囊,同时监测血清前白蛋白等指标。
术后早期床上翻身活动有助于预防肠粘连,恢复期应避免暴饮暴食及剧烈运动。若出现持续腹痛、呕吐或发热,需及时复查腹部CT。饮食宜选择低渣易消化的粥类、蒸蛋等,逐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术后三个月内定期随访观察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粘连症状反复发作需考虑腹腔镜二次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