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病毒性肺炎怎么办
婴儿病毒性肺炎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氧疗、抗病毒治疗、预防并发症等方式治疗。婴儿病毒性肺炎通常由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
1、保持呼吸道通畅
婴儿病毒性肺炎可能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家长需定期帮助婴儿清理鼻腔分泌物,使用生理盐水滴鼻软化分泌物后,用吸鼻器轻柔吸出。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有助于稀释痰液,婴儿睡觉时可适当抬高头部。若出现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应立即就医。
2、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发热和呼吸急促会增加婴儿体液流失,家长需少量多次喂哺母乳或配方奶,必要时遵医嘱口服补液盐。监测婴儿尿量,若6小时内无排尿或尿量明显减少,提示可能存在脱水。静脉补液需在医疗机构严格按医嘱执行,避免过量输液加重心脏负担。
3、氧疗
当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需进行氧疗,医院常采用鼻导管或头罩给氧,氧浓度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家庭制氧机使用须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避免氧中毒。氧疗期间需密切监测婴儿呼吸频率、心率及面色变化,出现嗜睡或烦躁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
4、抗病毒治疗
针对特定病毒可选用利巴韦林气雾剂、奥司他韦颗粒、更昔洛韦注射液等抗病毒药物,但需在病原学确诊后严格遵医嘱使用。广谱抗病毒药物如干扰素α2b注射液可能用于重症病例。药物治疗期间家长需观察婴儿是否出现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并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5、预防并发症
继发细菌感染时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呋辛酯颗粒等抗生素。保持婴儿皮肤清洁干燥,定时翻身拍背预防压疮和肺不张。接触婴儿前家长应规范洗手,患病期间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疫苗接种需按计划推迟至康复后。
婴儿病毒性肺炎康复期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避免直接吹风,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喂养应遵循少量多餐原则,选择易消化食物如强化铁米粉、南瓜泥等。恢复期可进行温和的被动操锻炼,但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定期监测体温和呼吸状况,若出现反复发热或咳嗽加重应及时复诊。按计划完成后续疫苗接种,特别是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有助于预防再次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