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怎么办
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可通过伤口护理、抗生素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清创、营养支持等方式处理。切口感染通常由细菌感染、免疫力低下、术中污染、缝合技术不当、术后护理不当等原因引起。
1、伤口护理
保持切口清洁干燥是预防感染加重的关键。每日用生理盐水或医用消毒液清洁伤口,避免使用酒精等刺激性液体。覆盖无菌敷料并定期更换,观察有无红肿、渗液或异味。若出现脓性分泌物,需及时就医处理。避免剧烈活动或摩擦伤口,穿着宽松衣物减少局部压迫。
2、抗生素治疗
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头孢呋辛酯片、左氧氟沙星片、甲硝唑片等,需严格遵医嘱完成疗程。广谱抗生素可用于初期经验性治疗,但需警惕耐药性。口服或静脉给药方式根据感染程度决定,严重感染需住院静脉用药。
3、物理治疗
局部红外线照射可促进血液循环和炎症吸收,每日1-2次,每次15-20分钟。超短波治疗能穿透深层组织抑制细菌繁殖。治疗期间需监测皮肤反应,避免烫伤。物理治疗需在医疗机构由专业人员操作,配合药物可加速感染控制。
4、手术清创
对于深部脓肿或坏死组织较多的感染,需在麻醉下彻底清除脓液和失活组织。开放引流或放置引流管持续冲洗,必要时延期缝合。严重感染可能需拆除部分缝线扩大引流范围。术后需加强换药和抗感染治疗,监测体温和血象变化。
5、营养支持
高蛋白饮食如鱼肉、蛋奶有助于组织修复,每日蛋白摄入量需达到1.2-1.5g/kg体重。补充维生素C片和锌制剂可增强免疫力。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少量多餐减轻胃肠负担。严重感染者可考虑肠内营养制剂或静脉营养支持。
术后应保持切口干燥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伤口裂开。遵医嘱规范使用抗生素,不可自行停药或增减剂量。监测体温变化,若持续发热超过38.5℃需及时复诊。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逐步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穿着棉质宽松衣物,睡眠时避免压迫伤口。定期门诊复查伤口愈合情况,发现红肿热痛等异常立即就医处理。术后2周内避免提重物和腹部用力动作,咳嗽时用手按压伤口减轻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