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疹病毒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风疹病毒是由风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风疹的发病原因主要有病毒直接感染、免疫力低下、密切接触感染者、未接种疫苗、孕期母婴传播等。
1、病毒直接感染
风疹病毒属于披膜病毒科,通过呼吸道飞沫进入人体后,会在鼻咽部淋巴组织复制,随后进入血液循环形成病毒血症。病毒可侵犯多个器官系统,导致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感染后需隔离治疗,避免传染他人。
2、免疫力低下
免疫功能缺陷者更易感染风疹病毒,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这类人群感染后症状可能更严重,病程更长。建议定期检测免疫功能,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免疫球蛋白等药物辅助治疗。
3、密切接触感染者
与风疹患者同处密闭空间、共用物品或直接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均可增加感染风险。患者出疹前后一周传染性最强。学校、军营等集体单位易发生聚集性疫情,发现病例应及时采取隔离措施。
4、未接种疫苗
接种含风疹成分的疫苗是预防感染最有效的方法。未按计划接种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的儿童和成人,体内缺乏特异性抗体,属于易感人群。育龄期女性接种疫苗后需避孕3个月。
5、孕期母婴传播
孕妇感染风疹病毒后,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导致先天性风疹综合征。表现为先天性心脏病、白内障、耳聋等畸形。孕前检查风疹抗体,阴性者应在怀孕前完成疫苗接种。
预防风疹需注意保持室内通风,避免接触患者,咳嗽时遮掩口鼻。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育龄女性应做好孕前风疹抗体筛查,儿童需按时接种疫苗。患病期间应居家隔离至皮疹消退后5天,衣物用具需消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