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b超能检查出什么病
皮肤B超主要用于检查皮肤及皮下组织的病变,可辅助诊断皮肤肿瘤、炎症性疾病、血管异常等。常见可检测疾病主要有基底细胞癌、黑色素瘤、皮脂腺囊肿、脂肪瘤、血管瘤等。
1、基底细胞癌
皮肤B超可显示基底细胞癌的浸润深度和范围,表现为边界不清的低回声团块,可能伴有钙化点。该检查有助于术前评估肿瘤侵犯层次,为手术方案制定提供依据。确诊需结合病理活检。
2、黑色素瘤
皮肤B超能观察黑色素瘤的厚度和内部结构特征,典型表现为不均匀高回声病灶。对于厚度超过1毫米的病灶,超声可辅助判断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风险。早期诊断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3、皮脂腺囊肿
皮肤B超可清晰显示皮脂腺囊肿的囊壁结构和内容物,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边界光滑。检查能鉴别囊肿是否合并感染,表现为囊壁增厚或周围组织水肿。无症状小囊肿通常无须治疗。
4、脂肪瘤
脂肪瘤在皮肤B超下呈均匀的高回声团块,与周围脂肪组织分界清晰。超声可准确测量肿瘤大小,评估是否压迫邻近神经血管。多数脂肪瘤生长缓慢,若影响外观或功能可手术切除。
5、血管瘤
皮肤B超能区分血管瘤的类型,毛细血管瘤表现为密集点状血流信号,海绵状血管瘤可见不规则血窦结构。超声可动态观察血流情况,辅助判断病变活动性。部分婴幼儿血管瘤可自行消退。
进行皮肤B超检查前应清洁检查部位,避免使用护肤品或化妆品干扰成像。检查过程中需配合医生调整体位以获得清晰图像。若发现可疑病变,建议定期复查监测变化,必要时结合皮肤镜、病理活检等进一步明确诊断。日常需注意防晒,观察皮肤新生物的生长速度、颜色改变等异常表现,发现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