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状肌综合征什么意思
梨状肌综合征是指梨状肌因外伤、炎症或异常收缩压迫坐骨神经,导致臀部疼痛和下肢放射痛的一种疾病。
1、解剖基础
梨状肌位于臀部深层,起于骶骨前侧,止于股骨大转子。坐骨神经通常从梨状肌下方穿过,少数人存在神经穿行变异。当梨状肌因外力刺激或痉挛增厚时,可能直接压迫神经引发症状。
2、主要诱因
急性损伤如跌倒时臀部着地,慢性劳损如久坐或运动过度均可导致梨状肌损伤。盆腔炎症、骶髂关节病变等也可能引发继发性肌肉痉挛。部分患者存在先天性坐骨神经走行异常。
3、典型表现
臀部深部持续性钝痛是核心症状,疼痛可沿坐骨神经放射至大腿后侧。久坐、爬楼梯等动作会加重症状,部分患者出现患侧下肢麻木或肌力下降。体检时梨状肌投影区有明显压痛。
4、诊断方法
除体格检查中的梨状肌紧张试验外,肌电图可显示坐骨神经传导异常。MRI能排除椎间盘突出等疾病,超声检查可动态观察肌肉收缩状态。需注意与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鉴别。
5、治疗原则
急性期建议休息配合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症状。物理治疗包括超声引导下梨状肌封闭注射、冲击波治疗等。顽固性病例可考虑手术松解,术后需进行臀部肌肉功能训练。
日常应避免久坐超过1小时,建议使用环形坐垫减轻臀部压力。游泳等低冲击运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瑜伽中的鸽子式可拉伸梨状肌。若出现持续臀部疼痛伴下肢放射症状,应及时至骨科或疼痛科就诊,排除腰椎病变可能。康复期间可局部热敷,但避免直接压迫疼痛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