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性骨折肠梗阻
压缩性骨折合并肠梗阻通常由脊柱外伤导致椎体变形压迫肠道引起,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及排便排气停止。需紧急就医处理,避免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压缩性骨折多因高处坠落、车祸等外力作用导致椎体塌陷,骨折碎片或脊柱变形可能直接压迫相邻肠管。肠梗阻发生时肠道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过,肠壁水肿加重压迫形成恶性循环。早期表现为阵发性绞痛伴肠鸣音亢进,后期转为持续性胀痛伴肠鸣音消失。部分患者因腹膜刺激出现肌紧张和反跳痛。影像学检查可见骨折椎体变形及肠管扩张积液征象。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轻微外力即可发生压缩性骨折,肠道蠕动功能减退更易诱发梗阻。长期卧床者肠系膜血管受压可能导致血运性肠梗阻。糖尿病患者合并神经病变时肠道敏感性下降,梗阻症状出现较晚。肿瘤骨转移导致的病理性骨折可能伴随恶性肠梗阻,需鉴别原发疾病。
患者确诊后需绝对卧床休息,使用硬板床保持脊柱稳定。禁食期间通过静脉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胃肠减压可缓解腹胀症状。疼痛剧烈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曲马多注射液等镇痛药物,但须避免掩盖病情变化。康复期逐步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佩戴支具保护脊柱,饮食从流质逐渐过渡到高纤维食物预防便秘。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肠道功能恢复状态,出现发热或腹痛加重需立即返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