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得中耳炎的症状
婴儿中耳炎主要表现为耳部疼痛、哭闹不安、发热、抓挠耳朵、听力下降等症状。中耳炎可能与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过敏反应、免疫低下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耳道分泌物增多、睡眠障碍、食欲减退等表现。
1、耳部疼痛
婴儿中耳炎早期常因耳内压力变化引发尖锐疼痛,表现为突然哭闹、拒奶或夜间惊醒。患儿可能频繁用手拍打头部或拉扯患侧耳朵,平躺时疼痛加剧。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疼痛更为剧烈,需使用布洛芬混悬滴剂等镇痛药物缓解。
2、发热反应
约半数患儿会出现38-40℃的中高热,细菌性感染时体温上升更快。持续发热超过24小时可能提示鼓室积液或乳突炎等并发症,需及时进行血常规检查和耳内镜检查。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控制体温。
3、耳道分泌物
鼓膜穿孔后可见黄色脓性液体从外耳道渗出,干燥后形成痂皮。分泌性中耳炎则表现为无色粘稠液体滞留。需用氧氟沙星滴耳液进行局部抗感染治疗,同时避免污水进入耳道。
4、听力障碍
中耳积液导致声音传导受阻,表现为对呼唤反应迟钝、电视音量调大等。长期积液可能影响语言发育,需通过声导抗测试评估。急性期后可配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黏液排出。
5、胃肠症状
部分患儿会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与病原体毒素吸收或抗生素副作用有关。哺乳期母亲应保持清淡饮食,必要时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
家长应保持婴儿鼻腔通畅,哺乳时采取半竖立姿势避免呛奶。定期用温水清洁耳廓周围,但禁止自行掏耳。注意观察体温变化和睡眠质量,室内湿度维持在50-60%。急性期避免乘坐飞机或前往游泳场所,恢复期可适当补充维生素D滴剂增强免疫力。若出现颈部僵硬、持续高热或面部肌肉抽搐等表现,需立即急诊处理排除颅内并发症。